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如果粮食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在我国六十年代就出现了饥荒问题,我们的一些长辈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我们多少都听说过那段特殊时期发生的故事。现在的我们一定要感谢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大诞生,解决了我国面临的温饱问题,让给我们这一代不在为粮食发愁。其实在我国古代出现过这样一个人物,他的贡献堪比袁隆平院士,说他是“明朝的袁隆平”都不足为过,他就是陈振龙。
陈振龙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他不到二十岁就中了秀才。不知道是命运的安排与否,陈振龙在那之后屡考不中,心灰意冷的他决定弃儒从商另谋出路。而当时明朝*府开放了海禁,很多沿海居民都“下海经商”去了。于是陈振龙也加入了“下海潮”从事起了海上贸易。
很快陈振龙便来到了当时的吕宋岛(今天菲律宾),此时的吕宋岛实际上已经被西班牙殖民者控制。他在吕宋居住期间接触到了西班牙人种植的番薯(今天的红薯地瓜),番薯不仅耐旱易活而且食用方便。陈振龙发现番薯非常适合福建多山的贫瘠土地种植,如果能把番薯引进到国内,必定会解决国内粮食紧缺的问题,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好事。
引进番薯可没那么容易,番薯原产自美洲,大航海时代由哥伦布待会西班牙,后来又由西班牙水手带到吕宋,因此西班牙人把番薯视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并严禁外流,如有违法贩运番薯的,会受到严重的刑罚。无奈之下陈振龙只好先偷偷的学习番薯的栽培种植技术,并悉心地向当地人请教,等待回国的时机。
时间来到的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年,陈振龙在两次偷运番薯失败后,第三次把一根番薯藤缠进了拴船的锚绳中,并躲过了西班牙人的盘查,长途跋涉将它带到了福州。回到家之后的他立马把番薯藤埋在了自家房屋附近的土地里进行试种,*天不负有心人,番薯成功的种植出来了。根据陈振龙自己的记载:四个月以后,把土挖开红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枣。
而此时的福建正赶上大旱,粮食都欠收了,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必定又是一个灾年。陈振龙立刻找到巡抚大人,劝说立即推广番薯,以来眼前的燃眉之急!番薯果然不负众望,在旱灾严重的情况下得到了高产,并成为了福建人民避灾的救命口粮!经此一番,番薯在全国都出了名。
在旱灾之年,以往会延续五六年的灾情,在番薯种植得到推广后,便在一两年内得到解决。于是哪里出现灾情,当地官员就引进番薯救灾。而事实证明番薯能够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于是番薯很快的在全国得到了推广!
陈振龙引进的番薯,多次挽救灾荒之中的难民,而番薯的引进和全国的推广,也促进了我国人口的发展,我国人口数量从明朝万历年间的多万(在这之前我国人口由于粮食问题一直没有超过这个数量)很快突破了一亿人,到了清朝中后期发展到了3亿多人。番薯的引进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把陈振龙称为“明朝的袁隆平“一点都不为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图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