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安宁校区的学生微博爆料称,在学校附近惊现“天价”桂花糕,已有不少学生被坑。有学生只买了一小块,竟然花了几十元。“他们以挂着‘板栗桂花糕’破旧招牌的三轮车为摊位,蒸盘上的桂花糕颜色鲜艳,看上去十分可口。但不少光顾过的同学却抱怨自己上当受骗。”
微博报料引热议
此微博一出,引起很多网友共鸣,大家纷纷吐槽。原来,不仅在昆明冶金专科学校安宁校区有人卖桂花糕,而且在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门口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陈同学说:“上个星期,我在经管学院校门口就买过网上说的这种板栗桂花糕,6块一两,小小的一块就要了她70多块钱。看着是薄薄的,但是越往下切越厚。而且还不好吃,特别甜,味道就像是化妆品。我只吃了一口就扔了。”
一切切下,少则几十,多则上百
据记者了解,每到开学季,各大高校门口都会有卖桂花糕、板栗糕的商贩,许多刚到学校报到新生都会购买。云南民族大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这些商贩多为外地人,每年都有新生上当受骗。我当初也买过,现在长经验教训了,这东西也就能骗骗新生,买过一次的人都不会再买了。这种小摊不仅卫生没有保障,而且板栗桂花糕切的方式永远都是自上而下,你买到的永远都会是长长的一条。”
校门口的板栗桂花糕价格在2.5元/两~6元/两不等,但无论单价是多少,最后买下来价格都很高。买一块就是几十元钱,少则30多元,多则上百。
在采访中,小贩通常会以“3块钱一两”的叫卖声吸引顾客,以此迷惑不清楚实际情况的学生。当摊主看到有人想买时,一般会帮着参谋下刀的宽度,用刀比划落刀位置,随后,小贩使出“惯用伎俩”——切刀沿糕面垂直切下,趁顾客不注意,手握切刀往外斜切,使切糕成上窄下宽的梯形状,以增加重量。等切糕切好称完重,如果顾客拒绝接受过高的要价,小贩会大打“家徒四壁,需赚钱养家”的温情牌,或以桂花糕已切下不便二次售卖为理由推辞,甚至会挥动切刀作威胁状后以恶语相加,小贩强买强卖的意图明显,对未涉世的大学生施加心理压力。
“板栗桂花糕”里的猫腻
随后记者上网查询发现,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板栗桂花糕”的报料和讨论。据知情人士透露,除售卖方式不当外,板栗桂花糕内也藏有“猫腻”。招牌上写着制作原料有极富营养价值的栗子粉、蜜枣、莲子粉、蜂蜜、核桃粉等,但板栗桂花糕实则由豌豆粉、劣质红枣、白糖制成,成本低廉。桂花糕出炉后,小贩通常会用板子压实以增加糕体密度,所以顾客单用肉眼观察容易产生错觉,蒸盘上的桂花糕面积虽小但高度高达15厘米,看上去很少的糕点实则非常压秤。
有学生反映,这款桂花糕闻上去毫无香气,糕体粗糙难融化,变质速度快于普通糕点。一位买过板栗桂花糕的同学说:“一块就是几天的生活费,简直是坑人嘛。”
记者查阅相关法律发现,《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第五十六条中则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的宣传。
无论从强制性消费还是从模糊报价的角度看,小贩售卖桂花糕的方式都存在非议。
提醒:最好不要买路边没有安全保障的食品
在此,记者提醒,学校门口或者路边摊不要买。有的商贩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会上到下切成一个梯形的形状,而且它很重(比水沉),所以看似很小一条的桂花糕价格可能也要几十元,大家以后买这个要多注意。对此,云南民族大学后勤保卫处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并未接到学生关于购买桂花糕的投诉,如果学生遇到此类情况,应当立马报警或找学校保卫人员寻求帮助,并建议同学们减少购买街头无安全保障的食品。
套路分析
商贩玩文字游戏混淆斤两概念
为了销售量,一些摊贩会在言语上动歪脑筋,利用大家对板栗桂花糕的不熟悉,玩起了“文字游戏”,混淆“斤两”概念,导致人们只能吃哑巴亏。
商贩流动售卖
属于流动摊,在一个地方打一枪,钱赚够了就换地方,导致维权无门。
利用人的“猎奇心理”
“板栗桂花糕”抓住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通过非明码标价的方式,将“买卖”做成了“一刀切”。拿到板栗桂花糕的人,或是碍于面子,或是因为切下来便“贴”不回去,或是怕受到威胁、不敢声张。只能乖乖交钱买教训。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