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蜜枣惹人的地方
文/江海滨
水东,挺土的名字,像个不太帅又挺可人的乡村小伙。叫水东的其实挺多的,不论人名还是地名,想必全国叫“水东”的地名人名起码得有上多万。可是,我说的是皖南宣城一隅别致袖珍的小镇。
“水东林霭接长堤,屋宇粼粼比户栖。
千家村井春啼鸟,津里人烟午唱鸡。”
清朝诗人马开文在《水东漫兴》诗中描述水东老街曾经的繁华,而今却如此清静,只有一些旧店招提示我们这里曾拥有的烟火喧嚣。水东古镇始建于隋唐时代,因位于水阳江东岸而得名,明清时期,水东镇因水阳江这条“*金水道”而成为鼎盛的商埠码头,有“小南京”之称。古镇老街区主要由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当铺街、网子街、沈家巷等街巷纵横交错,形成连环街市。现存古建筑主要有十八踏、五道古井、“大夫第”、“乌龙院”、“水龙会”、“汪同发油坊”、“庆昌仁当铺”等。水东古镇有一个奇怪现象,虽然历史悠久,却没有原居民,大都是湖北移民。这里面隐藏着一段悲惨历史,早在清咸丰年间,太平*与清*在这一带经过长达近十年的残酷拉锯战,百姓在战乱中存活下来不到百分之一,战后,又流行大疫,原居民几乎灭绝,偌大一个古镇,成了“十室十空”。战后的曾国藩对这块富足之地因兵祸而毁心存痛疚,便将兵团里一部分从湖北招募的兵丁解甲在水东一带定居,因此地物产丰富,解甲在水东的兵丁又将湖北英山的族人召引而来,逐渐,湖北移民成了水东古镇的主要居民。至今这一带仍保留了湖北语言,成为皖南地区独特的语系。
我最青睐的是水东蜜枣,也是华东地区普遍了解和偏爱水东之所在。或许我天生嗜好甜食,蜜枣是除了过年以外平常也从不怠慢的甜品点心,估计从生下来到今天吃了不下三五担蜜枣,但到底有多少是水东本土的蜜枣也就不便追溯了,不论*还是山东在我口里都是差不多味道,去年在泰安和安庆好像也见过蜜枣,与水东蜜枣长得差不多也就没捎带,一直都不知道枣庄是不是全国最盛名的蜜枣之乡,反正没吃过那边的枣,就像老婆饼夫妻肺片鱼香茄子都未必含有老婆夫妻和鱼一样,也就对枣庄的枣没过多指望。寓居在敬亭山麓青龙湾畔,水东其实离我不远。一次从中国宣纸故里返回途中见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广告牌,回眸这不大不小的水东暮色街市,还未及让我感觉到小镇的颜值风味,车子便将它甩在后视镜中。后来在弹指间路边路牌“水东”,便知晓这里是久违的蜜枣之乡……既然它是名镇,定会有独有特色之处,光蜜枣一样是匹配不了历史文化这样厚重分量的品味,如此想来,便有了亲自寻访水东的念头。于是,就在一个晚秋的时节,我来到了久违的水东。
水东不算大,有条类似各地特色小镇一样的街市。那种八九十年代的气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吃摊点心店热腾腾的馄饨,烤鸭水果摊烘焙干炒门面,洋溢岁月的痕迹和味道;修表刻章的,商城干货菜市日杂琳琅满目……冲着水东蜜枣和板栗,不管三七二十一,遇见一家便捎带点再说,然后安心地逛。在一排个体户门面前发现了“沈鹏”,原来是路口水泥墩上刻有沈先生题署的四个字,一贯奇崛老辣的生趣,不是蜜枣味而是山核桃味儿,在这不起眼的地方能拥有沈鹏题字终归是难得的,想来总有不俗之处让沈鹏动了心,不然花钱他也不一定愿意轻易出手吧?不远的宁东禅寺是舒同字样匾额,门联是“皖南一丛林,宁东千古刹”,同样是好多地方出现的状况,上下联张挂反了,我就按照反了的联文读,觉着可能如此歪打正着,更突出古刹吧?!亦然刘炳森标志性字模,反正制作成字模不俗也熟,还是大门上地方文化人随性自由体对联看了更可人。走近宁东院内,不大但很深邃,经幡处处,佛书叠叠,观音殿也是无数寺院最庄严之处,看来这是一座有些渊源的人文重镇,尤其大天井正堂竟然有几株百千年沧桑银杏古槐屹立高耸,苍遒峭拔,仿佛菩萨塑像令人亲近又敬畏。在这里,人自然觉得渺小了,什么念头自然也淡然了。
辞别宁东禅寺晃到水东老街。街口由范瓦夏题皖南皮影戏文化中心,不俗,玻璃门锁着。对面有木梳专卖店,铺里有几位游客在悉心咨询遴选木梳,不同材质造型花色,山核桃木最好,说是近年来原材料越来越少,可能是街口头一家市口好价格比老街里的每把贵十块,父子店家传手艺有纯手工也有机器流水,区分高低是手感、色质以及刻制款识手迹的水平。路过老街幼儿园一溜烟儿窜出萌萌哒的男女娃,下意识让开,三五幼师引导他们陆续排队走出。石板路隐隐泛光,两旁筑木结构老房子仿佛深切的老人述说着曾经沧海,隐约也有油漆标语让人陷入回忆录里去。偶有猫懒懒地墩在门槛上,雨丝拂尘,丝毫不能惊动它的散逸和安然,不时也有狗儿从身边冲过。漫步老街犹如穿越全镜头恍惚,岁月定格。老屋里的老人坐在竹椅上每每浏览眼前的匆匆过客与时光流淌……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