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又干燥
当然也少不了饮个汤
街坊话斋
“老广过咩节都要饮汤”
未来一周真系好冻啊
翻到屋企肯定想饮翻啖汤
暖粒粒,超舒服
图/广东共青团
广东人的命都是汤给的
无论你问谁广州人,或是潮汕人
又或者是东莞人、佛山人、客家人
他们定会毫不犹豫地说
“对啊,我们就是得喝汤”
很多刚来广东的外省人
一开始都不能理解,不就是汤嘛
找一口锅,放入食材,再加入水
然后煮上一会儿,汤就成了
怎么会让广东人一直把汤挂在嘴边呢
凡事讲求随意的广东人
在喝汤这件事却丝毫不「求其」
不仅是在食材上舍得花钱
每煲靓汤都遵循老祖宗的中医药方
更是会每天都慢火炖煮几小时
只为了全家人的那口甘甜滋补
广东人究竟有多爱喝汤呢?
广东人究竟有多爱喝汤呢?从一些日常谚语和生活场景就能窥见一二。
所有人都听过「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外来媳妇本地郎》片头曲唱的「最怕日日要煲靓汤」,也是每个广州阿妈的真实写照。
「先上汤,再上菜」
「先上汤,再上菜」几乎是每个广州家庭的标准流程。饭前一碗开胃,饭后一碗解腻,有头有尾地喝完,一餐饭才算是真正结束。
即使错过饭点回家,家里的长辈也不忘会叮嘱一句「厨房有汤」,偶尔出去外面吃饭也必须人手一盅炖汤,不然就觉得「周身唔聚财」。
图/广东共青团
为什么对喝汤这么痴迷?
从小喝惯“妈子”靓汤的广州人,对汤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饭可以不吃,汤不能不喝。有时候身在外地,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妈妈煲的老火汤。
图/小柒
对于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广州人这般对于汤的痴迷实在令人费解。但其实只要回归到广州所处的岭南地理位置,一切也就豁然开朗。
据史书记载:「岭南之地、暑湿所居」,因为长期居住在湿热的气候中容易上火不适,纯喝中药又实在太苦。
古代的医学家就以「药食同源」的道理,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食物也具有同样的特质可以进行食疗。
岭南物种的多样性则为煲汤的花样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正常如肉、蛋、海鲜、蔬菜、干果、药材,稀奇古怪又如蝎子、榴莲壳。
图/广东共青团
喝汤这件事还跟着时令。每个广州师奶都对食材的寒湿干热了如指掌。
图/广州日报本地通
春天祛湿选择土茯苓煲排骨,夏天消暑选择罗汉果瘦肉,秋天除燥选择雪梨炖猪肺,冬天进补选择淮山枸杞炖乌鸡。
就像辣椒之于湖南人,汤水也是广州人生活中绝不能缺少的存在。
为煲一锅靓汤究竟可以多下血本?广东人的汤煲里,食材的庞大网络堪比浩瀚宇宙。看广东人家的冰箱就知道了,一整个冰箱大部分区域用来放汤料。
红枣、枸杞、当归、玉竹、沙参、莲子、海参、花旗参、海底椰、茶树菇、羊肚菌、花胶、天马、薏米、蚝干、虾干、瑶柱、桂圆、腊肉、腊肠,各种豆类!
图/小柒
而且海味、药材、干货堆积,甚至不敢往里面放一根冰棍,生怕拿出来的时候是瑶柱味的!
图/小可
只要家里有个爱好煲汤的阿妈,冰箱一年到尾都是满当当的。就算从百二百多升换到四百多升还是不够放!
而且很多汤料还会因为冰箱放不下而被迫常温……
图/小可
真正称得上“靓”这个字的汤
是倾注了时间、汤料和心血煲出来的
首先对炊具要求严格,必须要配备上好的瓦锅、汤盅、炖盅,用隔水炖或蒸汽煮等办法烹制。
其次在煲法上也很讲究。俗话说“三煲四炖”,三个小时煲汤,四小时炖汤。汤要慢慢煲,煮熟后还要小火焖四五个小时,这样煲的汤才原汁原味。
汤很浓稠,很有味道,也很有学问,大概只有广东人才会把汤煲得如此惊艳。
图/最小仪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过“广东药膳汤”,认为老火汤不健康,但其实这种情况很多是因为材料没下对、煲汤方式错了造成了。
所以在没有了解情况下吐槽老火汤,是要被拿去煲汤的。
最姐私藏的炖汤“心水宝地”
一到降温就准时去报到
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不能回家喝到妈子靓汤,最姐推荐这几家私藏的炖汤“心水宝地”,一到降温就准时去报到。
炖品世家·大德炖品(海珠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