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抱石投江后,附近的渔民划着小船争先恐后地赶来,想救起这个即便受冤流放也忠于祖国的三闾大夫,可他们捞了半天,也没把屈原找到。百姓们很难受,就把竹筒饭撒到水里喂鱼,来保护屈原的遗体。到后来,竹筒饭改成了粽子,划小船变成了赛龙舟,五月初五有了新的内容。
最正宗粽子的制作方法
在“粽子故乡”湖南的汨罗江畔,86岁的彭姥姥包粽子已经70年有余,沿袭着祖传手艺,她包的粽子,就是最初出现的粽子的味道!如今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想跟彭姥姥学习包粽子,感受来自年前的清香吗?现在就戳图了解吧↓↓↓
世界上最接近“粽子之祖”的粽子什么味道?
农家的腊肉切块剁碎,甜香的蜜枣掰开去核,进到农历四月下旬,新鲜的粽叶刚刚长成,屈子祠村的人们,便开始了一年的粽子季。
彭协和老人今年86岁,包粽子包了70多年,而且祖辈几代人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包粽子能人。从年头来讲,沿袭着祖传手艺的彭姥姥,她包的粽子,最接近本色。
△守望端午:彭姥姥的粽子情缘
尽管用粽子去保护屈原遗体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但没人去较真,鱼会不会去吃按照人的口味包出来的粽子,不过可以想见,在多年前那个温饱尚不能足的年代,鲜香甜糯的粽子定是当地人最舍不得吃的美食。用它来保护屈原,可见这位坚贞自守的三闾大夫多么受人爱戴。从那个时候起,粽子对于汨罗江畔的人们来说,就有着特殊的情感。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孙俊杰
荐稿或合作︱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