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人的口味版图,是南甜北咸。事实上,地域饮食的咸与不咸,只是相对而言。比如说,北方人喜咸,南方人喜甜,到粽子这里就不灵了。因为,吃甜食比较少的北方在吃粽子这件事上钟情于甜口,而喜吃甜食的南方人却爱吃肉粽。每到端午节,粽子的甜咸之争总会见诸各论坛。北方孩子认为,无法接受粽子有咸味,竟然还有肉粽这个东西,本北方人只吃蜜枣粽。有南方孩子表示,蘸白糖的粽子,怎么能比得过板栗猪肉粽呢?
单位里工会端午节发粽子,10咸10甜。有北方同事悄悄和我商量,要用10个大肉粽换我的10个赤豆粽。从小就爱吃肉粽的我立马答应,并且喜滋滋地认为自己赚了,想着肉粽总要比赤豆粽贵些吧。北方同事也很高兴,因为他家太太也是北方人,家里没人爱吃咸粽子。于是乎,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据说,粽子口味的南咸北甜,是由于历史上南北糯米产量的差异而形成的。南方气候湿润,比较适合种植糯米,所以在糯米不多的北方,糯米制品就被当作节日点心来食用,节日里喜气洋洋,甜甜蜜蜜,过节吃点心,当以甜口为佳。而南方因为糯米较多,所以粽子既可以作为点心,也可以成为主食,作为主食,变成咸口也就不奇怪了。
与粽子南北咸甜差异有着相同情形的还有月饼和汤圆。月饼,北方多吃甜馅,而在江南地区,酥皮鲜肉月饼却广受欢迎。中秋节前,上海几家老字号店门前,排几小时长队等候新鲜出炉的鲜肉月饼的人们,好的就是这一口咸鲜的美味。
至于汤圆,颠覆我认知的还是刚成家不久,第一次去苏北婆家过年。我发现早上吃的粥里,埋藏着一颗颗硕大滚圆的汤圆,一口咬下去,结结实实的口感,却没吃到任何馅儿。我当时就在想,汤圆,难道不应该是外面一层柔柔糯糯的皮子,包裹着里面鲜肉或者黑芝麻、豆沙、枣泥的馅儿吗?轻轻咬下去,如果是鲜肉汤圆,会有一股鲜美的汤汁沁入唇齿间;如果是甜馅汤圆,尤其是枣泥里裹着小块猪油的,那真是入口甘美,齿颊留香。我端着一大碗实心大汤圆一脸懵地看着老公,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回应说,汤圆要这样才好吃。说着,他示范着用筷子夹起了一个汤圆,蘸了蘸旁边碟子里的白糖,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而我则对着裹满了晶莹白糖粒的白胖实心汤圆,觉得难以下咽。于是,只好弱弱地请求:明天早饭我能不能就吃清粥咸菜?白糖汤圆还是免了吧!这下,轮到老公困惑了,你们江南人不是爱吃甜食吗?甜甜的汤圆不香吗?
唉,我该怎么向他解释,此甜非彼甜呢?况且,汤圆我最爱吃的还是鲜肉的,犹爱上海浦东地区那种荠菜鲜肉汤圆,个大饱满,吃起来特有满足感。前段时间,去朋友家吃满月酒,朋友是浦东本地人,满月酒吃两顿,晚上是正餐,但是中午就可以过去吃,午饭有两种选择,汤圆或者馄饨。我要了一碗咸汤圆,馅料是荠菜鲜肉的,肉和荠菜的比例恰到好处,里头略加了些酱油调味,咸咸的、鲜鲜的,是特别地道的浦东本帮味道。
甜和咸,南与北的口味未必不能调和,只是因人而异,习惯使然。那天,正好带着学生去市中心的老校区,中午就带大家去旁边颇有名气的“美新”点心店品尝招牌汤圆。给学生们各要了一碗甜,一碗咸,吃完问他们对上海本地点心店的口味评价。结果,一个北方的学生回答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吃咸汤圆。”正在我懊恼自己忘了北方孩子吃不惯咸汤圆时,那学生补充道:“没想到咸汤圆还挺好吃的!”可见,美食的核心在于味,不在于咸甜之间也。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年1月刊《食品与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