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们吃粽子了吗?
有没有问候家中的父母呢?
亲们可以到文末留言
分享和父母的温暖故事哦~
现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关于南北方在端午习俗上的差异吧!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是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屈原之死,为这个节日增添了浓烈的悲壮色彩,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凝聚我们中华民族根与*的独特节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正所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雨”,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从南到北,我国依次跨越了(除青藏高原高寒区外)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等6个温度带。所以在不同的气候类型下,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是不尽相同。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则常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将我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区域。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
南北方
在端午节习俗上有哪些差异吧!
南北粽子大不同
南方:馅料丰富主打咸
单看形状,南方粽子就显得多姿: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外表的玲珑先吊足你的胃口。不同于北方的红枣甜粽,南方的馅料也更为丰富。豆沙、鲜肉、火腿、蛋*……
北方:红枣豆沙主打甜
北方的粽子是甜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者是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为了增加甜度,有的还会加上白糖。粽子个头有大有小,但一般不会小于小女孩的拳头,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南北吃法大不同
北方:吃煎堆、五*饼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此外,五*饼也是北方特有的节令食品,初夏时节是*物滋生的时候,古人以食用“五*饼”祝愿消病强身,祈求健康。
煎堆
五*饼
南方:吃五*炒五*
在江浙一带,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五*”:*鱼、*瓜、*鳝、鸭蛋*、雄*酒,据说是能够驱邪避害。除“五*”外,还有防“五*”的说法,端午是农历五月五,五月是独月,5日又是独日,在独月独日那是“*气”冲天,所以这天一定要防五*:*蛇、蜈蚣、蜘蛛、壁虎、癞蛤蟆。
南北习俗大不同
南方:“赛龙舟”
南船北马。赛龙舟是南方独一无二的过节习俗。随着船头鼓手或快或慢的鼓点,整条船的龙舟手边吆喝边舞桨,恢宏的气势足以震出远山的回响。你追,我就赶;争先恐后的豪气在怀,彼此都不相让。
北方:“踏柳”
古时,河北赵县的端午节,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而发展到现在,端午吟诗的习俗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到城外宴饮赋诗的雅兴。如今有些地方改为举行大规模的端午爱国诗文征稿活动。大家聚集在一起交流感情,吟诵爱国诗文。
南北辟邪大不同
南方:菖蒲、艾条
南方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目的是辟邪。湖南省博物馆秦汉史专家王树金介绍,端午挂艾、悬菖蒲,相当于春节放鞭炮。古人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在长沙马王堆,不少出土文物都透露了这一信息。香囊内装朱砂、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以往汨罗江畔的居民还有“抢龙水”的风俗。村民们挑着水桶,来到汨罗江边抢水,谁抢到第一桶水,用这桶“龙水”洗头,头发就会变得更好,洗脸能达到明目的效果,给孩子们洗澡还能驱邪。
北方:佩戴“五*”铜钱
北方端午节有佩戴钟馗祛五*铜钱以辟邪的习俗,不过现在逐渐被小孩子穿五*肚兜的习俗替代。有的地方流行姑姑姨姨送,有的地方流行祖母或外祖母送。五*肚兜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种*物,据说可以驱*辟邪。五色丝线也是人们端午辟邪的一种方式。将红*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美观精致。
讲了这么多南北“端午节”习俗的差异
大家是不是感觉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很有意思呢~
最后小编在此祝各位端午节节日快乐!
吃粽子的同时
欢迎留言
分享你的端午记忆哦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编辑:何金阳张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