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者·讲述
蒙庆莲,雪梅读书写作团队成员,现任教于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最喜欢纪伯伦的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去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去追求成长,只是去修行,一切才真正开始。”
舌尖上的春节
中国有三大传统节日,最重视的、级别最高的当属春节。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儿”,在这一天前后,老师和学生们陆续开始放寒假了,我们就开始进入忙碌的节前准备。
“
忙年
”
打扫卫生: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打扫家厅卫生,把厨房擦得铮亮,窗户自己或者找保洁擦洗一遍,把沙发下面角角落落的地扫好,窗帘挂下来清洗,床单和被套换洗,旧的东西清理干净出,总之,家里没有死角,把家里的晦气都扫走,窗明几净迎接食神、财神的到来。
备年货:街上,处处可看到正在准备年货的人们。你到王华、振华、和吉兴商城,就会看到人头攒动,大妈、小媳妇忙着给自己和家人置办一身新衣服,新行头的;菜市场上,更是宰牛杀鹅,置办果蔬、鸡鸭、鱼、肉等年货,大包小包往家里储存,仿佛不花钱,白捡的一样,冰箱供应充足,好在春节时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
儿童嬉戏:小区内的小操场热闹起来,考完试的小孩子们无畏天寒,雪地里玩耍,呼朋唤友地聚在一块,吃着辣条等小吃、玩着滑步车、骑着自行车,穿梭着,呼叫着,玩玩雪,摔着鞭炮,可高兴了。
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不过,“福”字是倒着贴的,倒与到谐音,目的是春节到,福也到。最热闹的还要数大年三十晚上,大人们戴着孩子去长辈家里团圆。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有鱼,表示年年有余;有年糕,表示年年升高;有鸡,表示年年吉祥如意:有豆腐,寓意都有福。吃完了团圆饭,大家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还要守岁。
凌晨12点我们还要吃团圆饺子,饺子里放一个硬币或者蜜枣,看谁来年幸运降临。到了午夜12点左右,外边鞭炮轰鸣,几乎听不到家里电视节目的声音了,烟花飞上了天空中,祈求上苍给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苍保佑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拜年
”
年初一,大人们要给小孩发压岁钱,为的是一年都平平安安。年初二,大人们都带着小孩子们走访亲戚,只要对大人说句祝福话,孩子会得到压岁钱,孩子拿压岁钱拿到手都软了。然后就是各种串门,凑在一块吃,先是亲戚凑,然后是师生凑、朋友凑、同学凑,吃得是酒菜饭饱,喝得杯斛交错,吃得饮食没有规律,吃得体重暴增,大约吃到正月十五后,才逐渐开始有节律的生活。
“
忆年
”
几乎每年都是这样度过的,乏善可陈。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过年了。皱纹逐深,华发暴增,年却飞速而至。孩童时期到觉得一年非常漫长,大概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顿美食。打开时光的记忆,过去的事情就会毫无次序地迎面而来。
印象当中过年一直没有新衣服穿,偶尔有,衣服也是大一码的,为的是能多穿几年。说来有个笑话,我的舅妈买了一件新衣服,有点大,我表妹说:“舅妈,不要紧,明年你就会穿着合适了”。我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表妹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她以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窜个头呢。
我的爷爷、奶奶在遥远的广西,姥姥、姥爷走得早,所以过年我是收不到压岁钱。唯一值得惦念的就是过年时的美食。正月初二这天,妈妈家的四姐妹会携家带口到我家来,身为厨师的爸爸张罗一桌子的好饭,烹饪煎炸,将豆腐炸成*金色,肉馅填在其中蒸着吃;雪里红-糖粘花生、炸油条……这些都是我爱吃的。我呢,偶尔给爸爸带个下手,烧火或者准备盘子,然后就是陪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玩耍;妈妈的任务是陪着客人聊天,磕着瓜子,吃着糖果,看着黑白电视机上的节目。中午吃完饭,将近2、3点多,妈妈这时开始张罗着为妹妹们压包袱,相互交换着包裹里的东西,东家换西家。
正月初一这一天,我们村委会成立临时秧歌小分队,敲锣打鼓,胆大的男士踩高跷,然后开着拖拉机到崖头镇上巡演,我现在还对踩高跷的人无比的崇拜。除夕这一天晚上,爸爸拿出早买的,藏得严严实实的几根长长魔术炮,全家人站在平房上面观看。爸爸点燃之后擎在手上,一会从里面窜出一个烟花,点缀着黑色的夜空,冲到最顶峰时,只听“呯”得一声,一声轰响,烟花绚烂。我胆小害怕,从不敢用手拿着放。我一般都站在旁边数数,数数一共发出了多少响儿。
初一早上,爸爸把一串-响的红色鞭炮,挂在晾衣架上点燃,我和妈妈在炕上观看,在家里感受着地动山摇。鞭炮放完之后哥哥就跑到院子,用脚巴拉地上的炮仗堆,看看有没有哑炮,发现有引线的鞭炮就像发现新大陆,重新点燃,听个响,图个乐;没有引绳的哑炮,就几个炮仗合在一起,打开红色的包装纸,将里的火药倒在一起,聚成一堆,点上火柴,享受着烟花四溅的乐趣。
走在街上,村里几个调皮男孩子,躲在草堆旁,看到有女孩子经过,就划拉着火柴,把鞭炮扔到女孩的脚下,然后冲着你一脸坏笑,女孩子不知所以然,疑惑地看着,不一会,只听得“砰”的一声,女孩子吓得灵*出窍,哇的一声,男孩子们此时却顽皮地跑开了。
婚后过年,我都在婆婆家度过,这几年倡导文明过年,没有了鞭炮的轰鸣声,更没了年味。爱人小时候家里生活尚好,城市人与农村人是不一样的物种,过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生活,这便是我儿童的记忆。
今天来看,这些当初的记忆,都藏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回想起来物资匮乏的年代,都会心潮澎湃,格外珍惜今年天的幸福生活。新衣服不必等到过年才穿,饺子不必等到过年才吃,每天和过年没有什么区别。
去年疫情期间,大年三十,在敬老院和婆婆一起过年,初一敬老院就不让进了。今年,疫情严重敬老院又封了,春节不知道能不能探望,但是疫情永远阻断不了亲情。
选稿
庄小翠
编辑
李玉娟
核发
刘*
叙事者
版权声明:
本文系叙事者团队独家稿件,转载需注明来源与作者,链接原文地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