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家浜)
沙家浜、白洋淀的芦苇
小蜜枣
《诗经》里写普通事物,也风雅至极,婉约十足。
比如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想象那幅画面,醉人:满河满溪的芦苇,绿色苍茫。绿叶上的露水已经凝成了薄霜,秋色渐深,晨气微凉,微凉得叫人忧伤。秋水边,立伊人,一春一夏的时光汤汤过去,君子却还没有抵达她的身旁,惟有一片浩瀚的深秋芦苇渲染了一片相思,底色有点薄凉。
其实,芦苇本没有那么风雅,也没有那么儿女情长,实在是我们的先民太风雅。先民的生活和情感,浪漫得让我们后人嫉恨。即使忙碌即使忧伤,也忙碌忧伤得那么婆娑多姿。即便一段幽微的情怀,也能被那些草木衬得生出明丽的光芒。
(白洋淀,在这里买了很多鸭蛋)
我去了沙家浜,去了白洋淀,到了阿庆嫂的茶馆里隔窗看那些芦苇,到了水生嫂出没的无边水塘看那些芦苇,就全然是另一种气象了。
沙家浜和白洋淀的芦苇,都是大气磅礴的、莽莽苍苍的,是大手笔、是大写意,是千*万马奔腾的绿色气象。
芦苇在水里,芦苇在岸上,芦苇在岛上,芦苇在林荫小道的两旁。放眼眺望,湖水泱泱,浓碧悠悠,不知道是芦苇将水揽在了臂弯里,还是水拥芦苇在怀抱。简直是苍茫芦苇的部落啊!
我去这两地,都是看花花已落、赏果果未成的寥落季节,却是欣赏芦苇的最好时节。在芦苇最好的年华里,赶来与它相遇,实乃幸事。它们亭亭如修竹,俊逸如雅士。微微摇曳的叶子像修长的绿色手臂,轻轻抚摸着白色的飞鸟、狭长的流云、青灰的天空。它们又和飞鸟流云及天空融在一起,融成了水底琥珀一般的倒影。在芦苇丛里穿越,拂面的是芦苇的风,呼吸的是芦苇氤氲的空气,夹杂着浓郁草本植物的气息。轻嗅着这般天然的清香之气,一时间虽忘了路向何向,却也闲闲淡淡地不着急。船儿穿行在芦苇荡里,让我觉得奢侈迷离。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这里以芦苇为喻,突出人的脆弱,可见芦苇也是脆弱的。我想,就某根芦苇来说,确乎脆弱,即便长到竹木的高度,可触摸天空,到底还是一根苇草,逃不掉草本植物难禁风霜的命运。
(白洋淀)
(沙家浜)
但沙家浜、白洋淀的芦苇又是顽强的。千万根芦苇在水泊,那就是敢于改天换地的英雄好汉了!狂风呼啸而过,芦苇在水面掀起汹涌绿浪;风雨之后,芦苇们又一根根挺起笔直的脊梁。即使被砍伐,被火烧,来年春风一唤,一根根又从泥土之下举起尖尖的绿戟。
京剧《沙家浜》里,那位敏锐机智又勇敢的阿庆嫂,就是借一片茂盛的芦苇荡掩护了新四*,是为芦荡火种。小说《荷花淀》里,水生嫂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是为保卫家乡。谁会想到,这样清水绿芦的好地方,竟是与敌斗智斗勇的生死战场!那些临水生长的苇草,在血雨腥风的年代,个个都生了胆气与豪情,成了一个个杀敌除寇守卫家园的战士。是啊,一根芦苇是渺小脆弱的,千万根芦苇站在一起,就布起了阵势,就有了战斗的力量。千万根芦苇密密生长,就长成了芦苇的海,就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大气象,就现出了永摧不折的民族大精神。沙家浜、白洋淀的芦苇,书写的不是《诗经》里小儿女的小情调,而是一种关乎民族大义的大境界。
生命短促如朝露,将倏忽之间的生命融入到一桩事业中去,孜孜不倦,全身以赴,恒久而辽阔的魅力也就出现了吧,就像沙家浜、白洋淀的芦苇。
那么,作为自然界最脆弱的生命个体,就这么静静生长吧,此后的荣枯与浮沉,交给江湖上的风雨和日月去安排好了!
年4月27日星期五
小蜜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