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阎王”
小蜜枣
活阎王,其实名字叫刘仁,仁慈的仁。
为什么叫活阎王呢?和一个段子有关。龙河西岸,犁地的牛偷懒、烦躁、尥
蹶子,活阎王在河东一吼,立即“牛”归正传,兢兢业业了。从此,他就不再是刘仁,仁慈的仁,而是变成了活阎王。
刘庄民风淳朴,但凡说民风淳朴,也可这么理解,淳朴的民风总有剽悍的底子。地里紧着种庄稼,填饱肚子是实打实的,种瓜果,几乎没有可能。但刘仁却种了块西瓜。乡民们是抱着即使瓜熟了也留不住的心态等着演出开始的。
月圆之夜,龙河边的西瓜地。可也像少年闰土的那片西瓜地么!我已经记不太确切了。四十年前的事情,哪里还记得住。
不过,天空应该也是深蓝的,圆月应该也是金*的。记忆里的故事,都有一个好背景。龙河岸边的青沙地,是种西瓜的好地方。瓜庵子立在地头,里面铺着活阎王的凉床,他晚上是睡在地里看瓜的。后生们本来一身劲,再加一嘴的馋,哪里抵得过西瓜的诱惑,深夜必是要行动的。“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只能是写进《古乐府》的君子行。偷瓜的甫接近瓜地,刘仁跳将起来,鼓盆而歌了,当然是望文生义的鼓盆而歌。
那个搪瓷盆,被他敲的面目疮痍。他唱的是:“小爷们,来来来,咱们一起吃西瓜。”年轻人们可是听过河东吼牛的典故的,一时都头皮发紧。但见活阎王真的在月下摘瓜了,他熟悉地里的西瓜,好像山大王熟悉自己的看家法宝。摘下来,一手掇着瓜一手抡起拳头,拳落瓜炸,大家还在发愣的工夫,一个西瓜已经被活阎王掰成了随意的片段,大约是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他率先啃起来了。于是,偷瓜事件以惊悚片开头以喜剧片结尾了。
只是,大家不好意思再去偷瓜了。活阎王说了,偷势必糟蹋,有的糟蹋不如一起吃掉。
活阎王的装束向来简单。夏天是看不出本色的粗布汗衫,扣子当然是不扣的,整个人在汗衫里晃荡。青布裤子无论什么季节都用绑腿扎起来,配上圆口布鞋,小老头儿愈显得精瘦灵巧。他耕犁耙耩,无一不精通,好庄稼把式就这样。
亲见过活阎王耙地。他叉开腿站在耙上,上身往后撤,左手牵着牛绳,右手甩起鞭子,居然吆喝一声:“走了,爷们儿!”那头曾经被他隔条河吼掉了*的老*牛,果然就奋蹄前行了。原来,他们的相处,既有金刚怒目时,也有菩萨低眉时。耙齿扬起犁过的青沙地上的烟尘,风吹起粗布汗衫,像磨面机上鼓起来的口袋。
夕阳下,活阎王吆喝着“走了,爷们儿”在田间地头的剪影,是他留给刘庄人的最后记忆。
活阎王得的是食道癌,生病后,见过他的人不多,反正不能吃喝,一个精瘦的老头扛的时间实在有限。
人没了,牛还在,没有活阎王吆喝的牛,再次掉了*。
年12月20冬夜
我爱蜜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