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之间流动更加活跃了。不仅是本土大学生返乡,也有很多海归到乡村去寻找创业机会,乡村、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空间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
“带你们看看我家的田,田里正在干活呢!”上午10点,我们在锦丰镇耕余村农田路口处见到了张晟睿,他坐在车里朝我们招手。
停好车后,小张带上了草帽,热情地招呼我们。
“这里就是我们家的农田,怎么样,大吧?”小张在田间快步走着,略显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家里承包的土地。
小张家原来承包的亩地,如今已扩大到了亩。紫米的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2、3亩扩大到了亩。
告别中国强企业后,95后小伙张晟睿回到了农村。
一颗紫米开启了张晟睿田园新生活,也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
「告别强,投身亩」
张晟睿是一名“95后”,干起田地里的活来轻车熟路。
“喀吱嘎吱”……一块块空的育秧板被自动播种机“吞进了肚子”,垫上基质土,撒上种子,铺好泥土。不一会,一块块像“提拉米苏”一般的育秧板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广阔的田埂上,一大片水稻育秧板已经搭好了大棚。另一边的自动播种机周围则围着不少农民,小张抓起一把黑色种子放进了播种机里。
“这边大棚里播下去的都是红色种子,黑色的种子是什么呢?”面对我们的疑问,小张笑着说,“这就是我的最爱!这些红色种子种出来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这些黑色种子种出来就是紫米了!”
说话间,小张就和父亲一起操作起了农机,这里不仅仅有自动化播种机,还有植保机、插秧机收割机等等。“像这台植保机机身全部展开有近10米长,不到1小时就能完成60亩田的农药喷洒任务。”
“虽然现在农田里从种植到收获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但是我还要自己来田里盯着。”
说起小张和紫米的缘分,其实从年就开始了。大学毕业后的小张回到张家港,进入中国企业强之一的玖隆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工作。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过上了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
“我觉得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应该趁着年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后,小张就回到自家的田间,与父亲张益平一起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回到农村后,我就想到了要用我最爱的紫米创业!不仅营养好,竞争少,而且还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小伙子挺能干的!”
“田里的活他都会干的!”
村民们见到我们,忍不住夸起了小张。
“在地里干农活其实非常辛苦,早出晚归,夏天就像待在蒸笼里,不管裹得多严实都会被晒黑。”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年,小张完成了他创业计划的第一步——注册“港有耕香”家庭农场。背靠亩良田,小张开始耕耘自己不一样的收获。
「运用互联网,开辟“紫米”新天地」
“现在正好是水稻育秧的时候,从插秧到收割,从烘干到包装,每一个环节我都要亲自盯着,确保紫米的品质和口感。快去我店里尝尝我们家的紫米香不香!”
中午时分,小张带着我们去到杨舍镇通运路的“港有耕香”店内。这是小张创业计划的第二步——创立自己的实体店。
白色调为主,这间约㎡小店铺的布置很小清新。店内主卖紫米和小张自己开发的紫米类产品——紫米饭团、紫米奶茶、紫米双皮奶、紫米糕、紫米八宝饭,将紫米衍生化。精准定位年轻人爱吃的美食,让紫米迎来华丽变身!
紫米饭团是“港有耕香”的主打产品,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饭团,里面的物料丰富,搭配均匀,营养价值高,口味也很多样。
很快,小张给我们制作了几个紫米饭团,“快尝尝好不好吃!”
“绝了!特别好吃!”得到我们的夸赞,小张嘴角扬起了笑容。
一来到店里,小张几乎就没有停过。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还要照顾店里生意。
“您好,您有新的外卖订单啦!”一接到订单,张晟睿开始就熟练地卷起了饭团。从电饭煲里抄起一勺热气腾腾的紫米饭,在铺好海苔的塑料纸上揉捏,卷入火腿、油条碎、玉米等馅料,包装好后贴上打印好的标签,一只分量十足的饭团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几十秒的时间。
这样的订单,张晟睿一天要接到上百单。
“忙,网上的订单很多,还有很多周边的回头客,每天要忙到下午2点才能稍微歇一会儿。”小张现在的生活虽然忙碌,但充实又有意义。比起以前朝九晚五的生活,他更喜欢现在。
把自己这一方天地经营好,将自家的优质农产品以不同的形式带进千家万户。“今年下半年,我们的店就要开分店了,争取以后多开几家!”
小张告诉我们,别看现在店里生意不错,其实一开始的紫米销路并不好。
之前他们主要种植的是大米,少部分紫米主要用于馈赠亲友。这两年虽然种植面积扩大了,但买的人并不多。“他们家的紫米品质很好,黏度高,比市面上卖的紫米更加软糯。”但看着滞销的紫米,很是心疼。
张晟睿的父亲拥有多年紫米种植的经验,其家中手工制作的紫米粽子、紫米糕和紫米八宝饭在当地也拥有一定知名度。
“以往我们那种植的大米小麦基本都是直接出售,而紫米并不是主食。要打开自家紫米的销路,就要转变思路,将紫米进行深加工。”
深度开发紫米产品,少不了年轻人大开脑洞,也少不了不断的尝试。单是八宝饭的配方就试了不下百次,混入自家熬的猪油,一层紫米一层豆沙,丰富了口感又减少了甜腻的感觉。
而紫米糕的配料更是多样精致,加入核桃、蜜枣、芸豆、红枣等,纯手工制作。
继承并改良父亲的手艺之外,小张还专门去到上海的饭团店学习紫米饭团的制作经验。
水米的配比怎样,夹心的物料如何选择,这都和普通的饭团不一样,需要自己一遍遍不断尝试。“每次开发新产品,我还会把朋友们请过来试吃,让他们给我提提建议!要做就要做好,把自家口碑做出来。”
「热心小伙,不止“独乐乐”」
除了紫米外,我们观察到店里还摆放着不少西瓜、蔬菜、鸡蛋等农副产品。“这些西瓜是店里打西瓜汁用的吗?”“对,除了自家的紫米外,店里还放着周边其他农户的农产品,一起帮销。”
店里的这两筐西瓜,就是村民老黄送来的地产西瓜,“以往西瓜都要送出去卖,现在放小张店里不仅卖得多,而且被做成西瓜汁,卖的价钱也高嘞!”
“放小张的店里卖省心了不少呢!”
“这小伙子很热心的!”
“是我们村年轻人的榜样”
……
这样的热心小伙,获得了村民们的一众好评。
目前,小张的实体店基本包销了农场的全部紫米和1/4的大米,并带动了周围种生菜、西瓜等各类周边产品的农户10余户。
晚上9点多,小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开始盘点起第二天的进货量。
告别强,背靠亩,坚守㎡。就像一个永远充满电的“小马达”,张晟睿的生活每天都是这样忙碌并且充实……
编辑:李俊锋(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