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艾草、绣荷包、看闺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济南人的端午习俗全在这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形成其一方特定的民风民俗。正如谚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端午也不例外。那么,济南人的端午习俗又有哪些呢?
插艾草驱病邪
插艾草是端午当天的重要活动,也是全市最普遍的。我国有句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门前插艾草。艾蒿一般插在大门两边,各个房门处。有的也插在窗口,最关键的是放在床席下或床下。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能。等艾蒿干了后有的人家还会收藏起来,有的传统中药方中多用端午干艾。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只注重仪式了,现在的人都只是插在大门口表示一下,其他位置基本上也不放了。传统习俗中,章丘则家家清晨门旁插艾,用艾水洗脸。
看闺女给闺女把腰撑
逢看过节,子女们一般都会看望老人,表达敬意。但在莱芜地区,端午节是个例外。在这里,人们不是去看望老人,而是老人去看望闺女。
端午节看闺女是莱芜地区的独特习俗。这一习俗在莱芜地区分布较广。端午节在莱芜地区又称“闺女节”,同中秋节一样,是一年之中娘家人看闺女的特定日子。一般在端午节前,娘家父母就会就会带着带着粽子看闺女,蜜枣粽子的寓意是,希望女儿家的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相传,古时端午是看闺女家的夏粮收成,中秋看闺女家的秋粮收成,娘家人担心闺女在夫家受苦,看闺女也就是看生活情况怎样。
不过,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一风俗也变成了一个聚会的因由。两家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绣荷包保平安
在全市大多数地方,都有缝制绣荷包、缠香包,儿童戴“五丝”(五色线)、小桃木剑的习俗,以达到驱灾避邪的目的。
端午当天,很多人都会佩戴上装有雄黄、艾叶等的荷包驱瘟辟邪。亲朋之间送一个荷包,传递一份情谊,捎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荷包、香包的样式丰富多彩,有心形、桃形、葫芦形、酒坛形、花篮形、花瓶形、书卷形等。
一般送给老年人的多为松鹤长寿荷包,送给中年人的为平安祝福荷包,送给青年人的为友情祝福荷包,送给儿童的为动物荷包。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祝福。
挂五角宝驱毒虫
除了绣荷包,在莱芜地区还有挂“五角宝”的习俗。五角宝市级非遗传承人王俊莲说,五角包是由“香包”古称“香囊”演变而来的。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冰片、辛夷等药,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香袋有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鸡心形、菱形等,上绣有花、草、虫、鸟及罗汉钱等,款式极为精美。每年端午,她都会赠送百余个给乡邻。
王俊莲说,明清时期,端午节吃粽子挂五角宝达到鼎盛时期,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角宝,一是增添节日气氛,二是驱除毒虫。
端午前后吃江米糕、黍米糕
民间还有一个端午节前后吃江米糕、黍米糕的习俗,据调查,粽子和江米糕、黍米糕同源,都是源自纪念屈原的一个习俗活动。
据了解,我市民间之前还有喝雄黄酒、洒雄黄酒、斗百草的传统,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习俗已慢慢消失,现在仅仅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