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年年有今日
——————包粽子散记
文/徐银秋
今年的端午节又到了。
端午节,华夏几千年文明以来,为了纪念中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中国人每一年这个时候都会举行划龙船,赛龙舟,包粽子,吃鸭子等民族文化习俗
屈原的故事家户喻晓,本文不再一一叙述。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作者,《楚辞》名篇《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合称为“风骚”。后自沉泪罗江,以身殉楚。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
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他的成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的“求索”,他的存在,形成了一种文化,准确的来说,他是一种烟火相承的汉文化。
粽子,是由糯米和不同的原料混合在一起的小吃。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配方。形状各异,口味不同。有咸水粽,灰水粽,肉粽,素粽,甜粽等等。北方和南方又有所不同。这是非常传统的汉文化节日食品。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的小吃。端午吃粽子,流传千年不衰,甚至传播海外各国,如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
粽子按口味划分,可以分为南方口味和北方口味。根据不同的地域主食不同,粽子的原料也不尽相同。
南方产糯米,用的是糯米为主,北方产黍,用的是黍米。因为做成了角状,所以叫做角黍。从而形成了南北风味。
粽子按口味划分,可以分成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甜粽主要有:豆沙,红枣味,绿豆味,红豆味,蜜枣味,素粽白糖味等等。
咸粽口味奇特,更有特色。里面有五花肉,蛋黄,腌肉,冬菇,火腿等等。其中以广东的咸肉粽和浙江嘉兴的粽子为代表。
说到粽子的分类,篇幅太长,只留以上简写,他们的不同口味和形状都代表了不同的地方特色与文化信仰。
比如东莞道窖粽,客家灰水粽。
制作方法:
一、粽馅:可根据你喜欢的口味调制不同的味道,五花肉,咸肉,红枣,蜜枣,豆沙,火腿肠等等,事先准备好,放到干净的盆子里备用,不沾水。
二、准备好粽叶,有的地方用的是芦苇叶等等。一片一片清洗干净,最好用盐水杀菌消毒。包的时候,两片叶子背靠背,一般大小,用水打湿,使之两片叶子粘在一起,也有人用一片叶子,也有人四五片叶子,看你怎么包。然后需要剪掉叶梗,避免锉烂叶子。有的地方喜欢用开水烫一下,以达到叶子拥有一定的韧性而不脆。但有技术的人不建议用开水烫,因为烫过以后的叶子没有的原本粽叶自然的清香味。
三、扎带:可以用商店购买的白色棉纱带,也可以用棕叶。棉纱带很好用,剪成一条条一般大小的绳子即可。假如用棕叶,那必须事先把棕叶撕成一条条,晒成半干,增加棕叶的韧性,包的时候,就不会断。
四、糯米,事先把糯米浸泡数小时,这样包裹时,就不必留有空间,炖的时候,就不会裂开。
五、开始包裹。包裹方法根据各种不同形状的粽子选择性下手。比如羊角粽,很简单。两片叶子成型的圆锥体。用粽叶的尾部卷出一个窝,成圆锥体形状。然后放下糯米一小半,而后加入馅,再放一半糯米,压紧,放平。我一般不用工具,直接用水摊平,这样比较紧实。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后,用粽叶的叶尖部分放倒折叠,即可成型。这时候手要紧,不能松,然后迅速用扎带缠绕捆绑。一个美丽的粽子就诞生为成品了。
六、修理,粽子包裹完毕后,他的一些扎带,棕叶的尾巴,都需要修理均匀,这样看起来才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炖的时候也不会占位置。修理好之后,五个五个一起用自带的扎带连接起来一串。
七、炖粽子,炖粽子很简单,但是需要掌握火候,不太烂,但是也不要打开后一粒一粒米一样,或者太烂就没有了味道。
以上就是有关端午节,包粽子的来龙去脉。它既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又是一种人们友好往来的地方特色小吃。端午节,年年端午,今又端午。生活有时候需要一点仪式感。在我老家,端午节,嫁出去的女儿端午节时,回娘家,送粽子。有小端午和大端午。小端午每一年的五月初五,大端午每一年的五月十五农历。大端午比小端午更加隆重。小端午赛龙舟彩排,大端午才正式比赛。每一年的端午节这天,大河两岸,人山人海,挤满了看龙舟的人们,有打酱油的,有拉拉队,有游走的商贩。好不热闹,像极了清明上河图。
每一年的端午节,杨梅,桃子,李子也相继上市,给端午节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同时,家家户户有挂菖蒲,艾蒿的习俗,也有端午节洗澡的风俗。
今天,一个人包了粽子,又过了一个端午节。忽然想起一首诗,宋代诗人张耒作诗云:《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屈原,诗人远去,但他的精神,一直留在人们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民俗文化。而包粽子的技艺也是源于传承,我师承祖母。每一年,吃着粽子,想起了已经故去多年的祖母!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徐银秋,女,湖南邵阳新宁人,毕业于湘潭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6月出生,目前工作于广东东莞,喜欢文学,国学,历史,哲学,闲暇之余,喜欢写作,阅读,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以文字的形式倾诉,我以我手写我心。重拾时光的碎片,记录人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