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粽”有咸甜
终会“尝”得圆满
话虽这么说,可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还是在网络上引发了“南北大战”。究竟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依然是南北方人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从豆腐脑,到月饼,到粽子,关于咸甜的争论,一直是吃货们的心头大事,如何能够把自己喜欢吃的咸/甜口味安利给对方,也让大家绞尽脑汁。
6月2号,一个消费小调查横空出世,并在微博霸占热搜,让很多北方的“甜粽派”略感失落。
咸粽的销量是甜粽的4倍,这个巨大的差距,让不少网友感叹:
还是南方人能吃啊……所以,敬告南方能吃的朋友(当然也包括部分北方“吃货”),粽子好吃,“可不要贪嘴哦……”
膳食营养专家认为,安全吃粽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原味粽子和各种杂粮粽是最值得推荐的类型。
目前,市售主流粽子大致分成4类。其中原味粽子大多没有加油、加糖、加盐。比如白粽子,小枣粽子,都属于这一类。这类粽子的优点是热量不太高,和普通糯米饭差不多;干枣、蜜枣的热量和大米相似。其中,干枣在水发并煮成粽子之后,热量还有所下降,而蜜枣的热量虽然下降较少,但一颗蜜枣并不会让粽子变成热量大炸弹。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杂粮粽,比如加入了紫糯米、红小豆、绿豆、薏仁米、燕麦米、大*米、小米等,或加入花生、栗仁、莲子、紫薯等配料,因为没有加入油,糖也比较少,热量和白粽子、小枣粽子相差不多。
至于以豆沙、枣泥、果仁和果干等作为馅料的传统甜粽子,因为豆沙和枣泥中含糖很高,所以热量相对较高;而肉粽、蛋*粽、海鲜粽等,虽然味道非常鲜美,蛋白质含量较多,但饱和脂肪含量和热量也增加了不少。如果特别偏爱这两种口味,则应控制摄入量。
第二,建议粽子应该当饭吃而不是当点心吃。
因为粽子是糯米做的,也属于粮食,其中富含淀粉和糖,所以要用来替代主食。如果把粽子当在三餐之外食用的点心,就相当于吃了两遍主食,而且多半还是加了油和糖的主食,必然是会发胖的。
第三,糖尿病患者应先吃些蔬菜和肉类再吃粽子,这样能帮助延缓血糖上升。无论加没加糖,粽子中的糯米都是高血糖指数食物。
第四,控制食用粽子的数量并适量运动。
多吃粽子有不良影响,并不等于少吃也有同样的麻烦。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一顿吃好几个,或在三餐之外再吃两三个,热量、脂肪和糖就不会累积很多。如果实在觉得吃多了,可以增加运动,大约一小时运动就能消耗一个普通粽子的热量。
第五,粽子当早餐主食最不易发胖。
建议担心发胖的朋友把粽子当早餐主食吃,配豆浆、牛奶和蔬菜,这样,血糖不会升高过快,同时也能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延缓消化,提升饱腹感。其次的选择是午餐吃粽子,把粽子当主食,同时注意多配点蔬菜和少油的鱼肉类食物。
另外,尤其是北方的甜粽,往往里面会包裹花生、大枣(和核)、杏仁、莲子等等坚果,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卡住,下面这个顺口溜,也请牢记:无论甜粽咸粽,吃的美美的,安全快乐的度过端午节假期,才最“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