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见端午
粽香飘逸,浓情暖意
各式粽子早已整装待发上蒸笼
试图占据餐桌”C位”
油润丰腴的蛋*猪肉粽
细腻软糯的红豆沙粽
清香经典的白糖粽
今年你们安排上什么粽子了~
但粽子美味也不能贪多
否则容易引起积滞
给肠胃增加负担
更有几类人群尤其要注意!
健康吃粽五牢记
01控制摄入,避免超标
粽子的原材料是糯米,相对其他主食热量较高,搭配粽子常见馅料(五花肉、咸蛋*、豆沙、蜜枣等),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热量至少有千卡。
所以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减少其他主食摄入量,以免能量过剩,造成肥胖、高血糖等病症。
02冷吃粽子难消化
不少人喜欢冷吃粽子,但其实糯米放凉后吃会增加肠胃消化难度,引起腹胀等不适,所以我们尽量食用煮透的、热乎乎的新鲜粽子。
03午餐吃粽消化佳
建议在午餐时间食用粽子,因为这时往往是肠胃道“战斗力”强的时刻,有利于粽子的消化。
不建议晚餐食用粽子,因为晚上肠道蠕动开始减慢,消化液分泌也逐渐减少,此时食用粽子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04多重搭配身体好
很多人喜欢煮两个粽子直接解决一餐,但其实糯米制品长期在胃中停留,会一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肠胃炎发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大家吃粽子时可以搭配其他蔬果,促进消化,减少肠胃负担。
05特殊人群要注意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莲蓉等,有些还需要加入白糖调味,如果糖尿病患者不加节制摄入,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多数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主要成分为淀粉,且基本上都是支链淀粉,粘性高,不易消化,如果胃、肠道病患者贪吃粽子,易致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粽子偏油腻,香肠、腊肉、豆沙、咸蛋*等吃了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建议心血管病患者要适量食用,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
端午前后,雨水充足
气温会有显著升高
暑湿盛行
如果不及时将体内湿气排出
湿气滞留体内
会引起四肢困倦、披靡不振
因此除了食用健脾养胃的粽子
我们还可搭配这两道清热祛湿的饮品
端午应季食谱
01白扁豆荷叶粥
材料:
白扁豆30克、鲜荷叶10克、粳米克。
做法:
扁豆、粳米、鲜荷叶用清水洗净,取扁豆、粳米倒在锅里,加足量的清水。开火熬成粥后,将鲜荷叶切成丝状入粥,再煮5~10分钟即成。
功效:
健脾祛湿,消暑止渴。
02乌梅三豆饮
材料:
乌梅5-10枚,黑豆、*豆、绿豆各30g,白糖/冰糖适量。
做法:
黑豆、*豆、绿豆提前浸泡,将乌梅与豆子一起倒入锅中,加约毫升的水,大火烧开,改成小火继续熬煮2小时以上,以白糖/冰糖调味食用。
功效:
健脾祛湿,清热生津。
处处可闻粽叶飘香
浓浓情谊话端午安康
愿你在篇推送收获美味与健康
尽享佳节的悠闲与快乐!
启护,发现每个家庭的健康诉求,为每个家庭提供启护术后康养、启护到家护理、启护健康管家等高品质、多方面健康服务,带你解锁有广度、有温度的大健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