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时节养生,应注意平衡,
调和阴阳,从饮食、精神情绪、
运动等方面进行调整,
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
秋
季
保
养
壹
易发胃病,少吃寒凉食物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是胃病多发与复发的时节,因为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所以容易腹胀、腹泻、胃痛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养胃。
贰
入秋后注意保暖
入秋后,气温逐渐转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特别要注意让脚保暖,尽量不要光脚穿凉鞋,如果夜里还开着空调,最好穿上袜子。腿脚着凉之后,也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
叁
运动以“收”为主
因为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
“南北方养生有区别”
北方防燥,南方祛湿北方
中秋后,秋高气爽,湿度下降,气候较为干燥,更易秋燥伤肺,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燥、口干唇裂、咽痒干咳等症状,也较易出现感冒发烧、气管炎、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此时应侧重润肺养肺,除了饮食上偏于清淡、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可以多吃些有滋润作用的白色食品,如梨、百合、银耳、荸荠、莲藕等。
南方
一个夏天的消耗以及暑湿困脾,再加上过食冷饮等,人们往往脾胃较差,出现脾气虚的表现如食欲较差、不愿动、精神不振易劳累、舌苔较厚等,体内湿气较重。所以,在进补前应该以祛湿健脾为主,脾胃功能,祛除体内湿*。可适当多吃些健脾祛湿作用的药食同源之物,例如红小豆、薏米、山药等,可以用这些食材煮成粥来健脾养胃祛湿。
养生6汤请收好
西洋
参煲鸭
材料
西洋参15克,鸭肉克,山药50克,陈皮5克,姜片少许,红枣4粒。(约2-3人份量)
做法
先将鸭肉切块洗净;再将所有料同放进汤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中火到慢火煲汤,煲1.5小时,调味即可,待温饮汤吃肉。
功效
益气生津,宁心解乏、除秋燥。
沙参
玉竹老鸽汤
材料
盐适量,老鸽1只,沙参20克,玉竹20克,杏仁10克,猪瘦肉克,姜2片,水8碗。
做法
将老鸽剖开洗净,去除内脏。老鸽可整只,也可斩块,然后放进开水锅内焯过,洗去血水,沥干待用。洗净沙参、玉竹,备用。猪瘦肉斩小块,备用。将以上备料与姜片一同放进砂锅内,加盖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煨约1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成。
功效
沙参味甘润而偏于苦寒,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常与润肺利咽的麦冬、杏仁煲老鸽,更能起到生津润肺的功用。
三白
猪心汤
材料
猪心1个,瘦肉g,茯苓15g,白莲子30g,百合15g,蜜枣2个,生姜3片。(约2-3人份量)
做法
先将白莲子祛心,与茯苓、百合浸泡30分钟,汤纱布袋包,装入猪心;瘦肉洗净,焯水,捞出;再将所有材料加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烧开后文火煮1.5小时,调味后饮汤,猪心可蘸适量酱油吃。
功效
润肺清心,养心安神。
四神
排骨汤
材料
茯苓15g,淮山药15g,芡实15g,白莲子15g,排骨2条,生姜3片,蜜枣2个。(约2-3人份量)
做法
先将茯苓、山药、芡实、白莲子浸泡30分钟,备用;排骨斩块,焯水,捞出;再将所有材料放入加水的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煲汤1小时即可,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化湿,补肺益肾。
四君
猪肚汤
材料
*参30g,茯苓10g,陈皮5g,砂仁6g,猪肚1个,生姜3片,蜜枣2枚。(约2-3人份量)
做法
先将猪肚清洗干净,用粗盐里外搓洗两遍;*参、茯苓、陈皮、砂仁装入汤纱布袋,填进猪肚,并扎紧;再将上述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煲汤1.5小时即可,调味即可,可蘸适量酱油吃猪肚。
功效
健脾化湿、和胃化痰。
三仁
润肺汤
材料
南杏15克,北杏10克,火麻仁30g,陈皮10克,瘦肉g,蜜枣3个,生姜3片。(约2-3人份量)
做法
先将南北杏和陈皮水浸泡30分钟,火麻仁汤纱布袋包备用;瘦肉焯水;再将上述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烧开后文火煮1小时,煮好后调味即可。
功效
润肺平喘、祛痰,润肠通便。
希望我们的靓汤,
能为大家的身体健康出一份力,
也能够让更多的节气养生靓汤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后温馨提示一下,
记得收藏,转发给需要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