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传统年俗摭谈(中)
*来生
二、喜气洋洋过大年
“年”,在远古的传说中是一种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人们为了驱魔辟邪,在门上贴对联,燃放鞭炮,祈求安康,后逐渐形成“过年”的习俗。又说“年”最初的概念是与农作物生长的周期性和人类生产劳动的周期性相关联的,庄稼获得好收成,百姓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节日。所以年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有关资料介绍,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就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如今,春节和过年其实一个意思了。绩溪的传统过年即春节,岭南岭北岭中(绩溪县沿着徽岭山脉一带的尚田、板桥头、校头等地,旧谓之二都、三都、四都地面)风俗大同小异,都非常热闹。
岭南的伏岭过年最热闹的要数舞回(此字应是一个犬字旁加一个回字,系绩溪方言字,电脑里无此字,后文同)和演徽戏了。
伏岭又叫伏岭下村,为邵姓聚居地。伏岭下村位于绩溪东北,地处天目山脉主峰清凉峰之麓。境内峰峦绵亘,交通不便,但风景秀丽,风俗淳美,“世治可安耕凿,世乱不罹兵燹”,历来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比较安定的好地方。境内人多田少,居民勇于积极向外发展经商谋生,尤其是徽菜徽厨徽馆行当,向称“徽厨之乡”,不少家族因“出门客”多而较富裕殷实,为民间开展庙会和演戏活动提供了经济基础。伏岭始祖百二公之子文享公,于公元ll50年迁居伏岭,至今已有多年了。邵氏迁来后,人丁不发,七代单传。其六世先祖请风水生先看了风水,认为对面山石刹大重,需要镇煞。风水先生画了一道符,让先祖挂于中堂上,结果在第九世上生了三子。为了发展下去,邵氏祖先按照这道符的形象,做了一样东西,取名叫“回”(一种如同狮子但比狮更凶猛的猛兽形象),于每年的正月初一起在村的四周舞起来。后来发展到舞进各户人家。推算起来,舞回起源于元末明初,即l年左右。距今有余年了。
舞回之后,伏岭下在明朝永乐年间l年又有了戴假面具的傩戏,至明万历年间初步形成了开口的土戏(约在年)。伏岭祖先于第十世上分了下门、中门,原来的横巷派改称上门(约在年左右)。分门后,中门的祖先就分了四凤与大园两派。四凤派就成立了舞回的组织“永例会”俗称“做三十岁”。即凡本门三十岁的男丁,于每年的正月初头联合举行庆贺例会。募集资金,大操大办,祭祖分胙,舞回演戏,使过年的气氛达到顶点。后发展到各门派自捐戏衣、办行头。在各门的祠堂老屋里舞回、跳傩、演戏,形成了一种原汁原味的纹川(伏岭下村又叫“纹川”)徽剧。在清道光年间()以前都是大人做戏,到l年以后,伏岭三门人又把做戏的任务放到小孩的身上,各门都培养小孩做戏,三门都有童子班。因此,伏岭的徽剧童子班形成已有多年的时间,一直绵延至今。
随着徽商的发展壮大,清末到抗战期间,徽商鼎盛,伏岭出门做厨师的人很多,一些戏迷们又把大都市里看过的戏和表演的动作写成剧本,每年过年时带回家,丰富了家乡的戏剧表演。使伏岭的徽戏发展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从初一朝(绩溪人家称正月初一为“初一朝”)开始到初三日,三天三夜,祠堂内外,戏台上下,白天舞回跳傩,晚上连台演戏,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因为演对台戏,所以经常发生“倒人潮”现象。即一会儿这边戏台下人潮如涌,那边厢戏台下空空荡荡;一会儿那边戏台下有人潮如涌,这边戏台下人去场空。台下看戏的人乐此不疲,一会这边,一会那边,尽挑好看的看。非常有趣,非常热闹,而台上演戏的演员特别是班主,被这种“倒人潮”弄得很尴尬。
蜀马,位于绩溪岭中,旧称“三都”,为陈姓聚居地,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太祖陈霸先后裔。“过年”,是蜀马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合家团圆,播种希望。出门在外的游子,千里万里都要赶回来“过年”,图的就是一个喜庆团圆,合家欢聚,宗族兴旺。
过了小年,接着就是过大年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分大小年)即除夕,白天贴春联,挂灯笼,晚上守岁,也叫“封岁”。先用香纸点燃蜡烛,把灶司老爷接下来过新年,再用香纸“供献”请祖宗,请门神,以及猪栏、牛栏、厕所等神袛。年夜饭又叫“封岁饭(亦称分岁、红岁)”,米下锅后要放红赤豆。嘱咐小孩要说吉利话,有些平常乱说话的小孩,家长就要在三十晚上用草纸到尿桶沿上摸一下,再在小孩嘴上搽一下,说是揩屁股嘴。据说如此以后,小孩再乱说就不要紧了。吃过年夜饭以后,大人都要给小孩红包,叫“压岁钱”。除夕夜作兴“坐岁”,不要睡得太早。半夜时分还要接天地,大放鞭炮,并在自家门口、堂前撒绿寿纸,谓之“利市纸”。族人外出用灯笼照明,灯笼有大有小,内用细篾丝编制,外用油纸糊成,上面写上“新年如意”等字,里面点起蜡烛,光线柔和,上端用一根一尺多长的红竹管挑着,手提红灯笼照着走夜路,一晃一晃的,人影僮僮,煞是夜光模样。年轻人则趁着此际大*特*,直到天亮,也有坐岁到天亮的。年纪大的,一般过了子时以后便要“纳福”(即睡觉)了。
新年初一即大年初一这天,一大早即要接天地老爷到家中过年。除了贫困人家以外,大部分人家都要在三十晚上就摆好供桌,上位头是祖宗的供桌,堂屋中心是天地老爷的供桌。供桌前向都要围上桌围。供桌上一对大烛台,上插大红蜡烛,中间是香炉,前面放供献。初一清早开门要说好话,如“开门大吉”、一年四季都吉祥”等。初一这天一般不出门到别人家去(尤其忌讳女儿上门,这叫“踏春”),早上起来先吃“三道茶”(即甜茶、鸡蛋、面),每吃之前都要先请天地老爷和祖宗吃,然后才吃。接下来是吃油粿煮米酒。有的人家,这天都不吃荤,要到初二才开始吃荤。
初二开始相互拜年,先是村中及附近走访贺禧,进门后先说吉利话,到天地老爷供桌前上香。然后吃瓜子花生,喝茶,吃三道茶。初三以后陆续向近亲远亲和朋友拜年,你看满街满巷,大路小道上,都是喜笑颜开的拜年人,大家手提拜年礼品,见面就说“新年好”,一派温馨祥和。旧时拜年的主要礼品是一斤麻酥糖,两百糕(有的不一定是糕,而是用红纸包的糠或麦麸,主要取其谐音吉利),但都要用红布提着拿来,或者放在篮里用红布(或红纸)盖着拿来。来时都很讲究礼节,要合着双手向长辈躬身作揖,并说吉利话。初三的早上还要谢新年,向各处烧香纸,放鞭炮,算是新的一年来了。早上吃新年饭,要掺上一些封岁饭在一起吃,意思是新旧年饭一起吃,平安如意,年丰岁捻。吃饭前还要先请天地老爷及祖宗,并把天地老爷送出门后才可以吃。
寺后,位于绩溪岭北乡上庄镇,左邻浩寨,右临旺川,背倚大会山,坐拥绩(溪)上(庄)公路。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过除夕。这一天贴春联,挂灯笼,晚上守岁,接天地。正月初一过大年,正月初二,女儿女婿携子女到娘家拜年,初三开始走其它亲戚朋友。“认亲拜年,认祖挂钱”,这是老传统,不能违反的。所以,拜年是春节期间寺后人的最主要活动,当然也是中国人的最主要活动。同时,这个时期又是各家操办婚庆喜宴的好日子,“初三、十一,不消(须)拣的”,意思是说每月的初三和十一这两天,都是好日子,办啥事都适宜,尤其春节期间的初三和十一了。
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俗称“烧年”。这一天,走进寺后的各村点,许多农家都在打扫室内外的卫生,正屋中堂挂祖容,即祖宗容像。请祖宗牌位,条桌或供桌上摆供仪、围桌帏、铺椅帔,傍晚烧香纸祭祀祖宗后,全家吃年夜饭。寺后各村点烧年的时间前后有差异,但仪式差不多。是夜,各家的家庭主妇极尽徽菜烹调之能事,或烧上好几层的岭北一品锅,再用大锅焖上一大锅可以吃几天的白米饭,大米加上赤豆共焖,其饭略呈红色,寓意分岁(红岁)交鸿运。年夜饭的素菜有青菜、菠菜、冬瓜和豆腐、年糕、八宝饭等,寓意清白,“冬瓜”,绩溪话音为“东家”,意即清白东家,就是清白人家之意。荤菜有板栗烧鸡或炖鸡,猪脚炖冬笋或干笋、猪肉包等,脚为足,寓意知足吉祥。席上还有花生瓜子和鸡鸭蛋,最后一道菜一定是鱼。
前文说到“好几层的岭北一品锅”,是寺后及岭北的最重要的节庆、红白喜事和来人接待的锅式徽菜。一品锅是一种多层次的组合菜肴,制作的原材料有猪肋条肉、萝卜、青菜或菠菜、空心油豆腐即豆腐角、水豆腐、鸭蛋等。寺后制法是先将萝卜切成滚刀块,用少许细盐和酱油腌渍后待用。猪肉切成2.5寸长、1寸厚的肉块24(32)块(肥瘦各12或16块),用细盐(用刀把盐拍细)、酱油、绍酒、姜蒜腌渍后待用。猪肉要切得工整,大小相当。剩下的边角肉剁成肉泥,与蔬菜泥、水豆腐一起加佐料搅拌均匀,淋上麻油制成馅料,将鸭蛋叩入碗内,略加菜籽油、淀粉,用筷子搅匀成蛋糊,在加热的小铜勺内制成一张张径约三寸的鸭蛋皮,每锅菜需鸭蛋皮24或32张,再把馅料逐一包进鸭蛋皮,合成半月形的鸭蛋饺,土话叫“鸭子包(鸭子夹)”。另把准备好的空心油豆腐32只,均装入馅料,做成油豆腐包待用。各种原料备好后,取双耳中型铁锅一只,将淹渍过的萝卜块铺入锅底,再均匀地铺上一层豆腐包,加入清水浸没豆腐包,以猛火煮开。另取炒锅一只,将五花肉放锅煸炒,烧至六七成熟,起锅铺在豆腐包上,要求瘦肉铺于锅中间,肥肉铺于锅周围。再把用细盐、酱油、绍酒、糖等佐料调成的高汤适量,淋于猪肉上,用中火烧至八成熟时,将鸭蛋饺沿锅周围排在猪肉上,再淋上高汤,以旺火煮开,用勺将最上层的鸭蛋饺轻轻揿一揿,淋上适量的绍酒,以文火焖到将要收汤时,撒上葱花,断开明火,以微火再焖10分钟即可上桌。烹制一品锅时要多次下料,多次加汤,并多次盖上锅盖焖烧。经过数次烧煮,才使得菜肴徐徐入味。
一品锅的垫锅素菜随季节的变化而选用不同的原料,旧时人家穷苦,有的就用青菜打底,殷实的人家用冬笋或笋衣打底,冬季多以萝卜居多。一般的一品锅有四层,富丽的有多至六七层。在红白喜事中,尤其在正月的婚宴中,要搞六层的豪华锅,同时,鸡头、鸡翅、鸡脚一定要码于锅中央。上桌时,把鸡头朝向新娘一方,开席时,娘舅母把鸡头、鸡翅、鸡脚夹入小碗待新娘,以示婆家关爱新人,让其吃了全鸡。而新娘一般不下筷,恭敬地把碗放一边,留给厨倌吃,体现徽州饮食风俗中的礼让互敬之风。
农历二十九或三十那天晚上,就是除夕了。寺后民间说“赶忙三十夜”。意思是全年除了这一天就没有了,要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一定要赶在这天努力完成。白天家家户户清扫庭院、院门、大门、厨房门、猪牛栏门、后门等洗干净后贴大红的新春联或红纸条,家中的中堂和两边厅堂挂祖容挂喜幛,院门口、走廊下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有理发洗沐的,有赶制新衣新鞋的,有忙忙碌碌办晚宴的,还有用草纸给小孩擦嘴(叫“揩屁股”)的,一派喜气洋洋。华灯初上时,爆竹声声,家家户户点满堂红,亲人团聚吃封(分)岁饭,辞旧迎新,吃过年夜饭后,开始守岁,晚辈向长辈祝福,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熙熙融融,聚在一起话家常。到了子时,即开门燃放鞭炮焰火,焚香纸接天地,在自家门口,堂前撒利市纸(又叫绿寿纸),以传统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初一朝,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是一年当中爆竹响得最多的一天。寺后人以自己的传统方式庆祝春节。黎明时分,一家家、一户户的男女主人早早起床,漱洗过后,第一件大事,男人们就是燃放鞭炮,然后开门接门神,再放鞭炮,谓之“开门红”。鞭炮声不绝于耳,兆示新年大发。接过门神,再拜祖宗,然后向长辈请安拜年。妇人们则下厨烧水沏茶、摆果子盘、热鸡子、煮面一条龙顺序干起来。
初一的早茶那才叫徽州的早茶呢。寺后与岭北各村一样,也是三道茶(或叫三套茶)。一般为一套(道)茶和茶点,即一碗碗头茶。碗头茶就是先在茶碗(杯)中放入茶叶,冲一点开水润开茶叶,然后再斟开水的茶;一碗甜茶(用蜜枣、莲子或板栗、花生米、白糖煮成,或加银耳),叫“枣栗”茶,寓意“早力”,即早生儿子早得力之意;一碗鸡子面茶,面条是逐碗做汤的碗头面,上盖浇头菜,面内有几缕新鲜菠菜、香菜或青菜叶,每碗浇头面(又叫盖浇面)中须放鸡子二枚,吃不掉的可夹掉一枚,但一定要吃一枚的。三道茶,清清洁洁,甜甜蜜蜜,平平安安。这一天,大人小孩都穿上节日盛装,吃得好,穿得漂亮,口吐吉言,逢人必说“新年好”。和谐之乐,再也没有这一天这样的程度。所谓“清闲初一朝”,这一天男人不干活,女人不缝补,邻里相见,互相作揖恭喜,尽享邻里和睦、人伦天乐之新春愉悦。
寺后与岭北各地一样,也奉行初一不拜年的习俗,那叫“踏青”,不作兴的。从正月初二正式开始拜年。这一天,女儿、女婿、外甥、外甥女与其子女一起,到老泰山家中拜年,叫“回门”。然后是男朋友去女朋友家拜年,徒弟上师傅家拜年,亲戚之间的相互拜年正式拉开序幕。寺后风俗,拜年可以从初二一直拜到农历的二月初二过,所谓“正月嬉嬉(玩玩)过,二月再来做”嘛。在这段时间内,无论亲戚朋友,上门都有三道茶招待,晚辈给长辈要送拜年礼物,包装是要红色的,长辈则给来拜年的孩子们“红纸包”,老亲戚给上门认亲的新亲戚要回赠“发利市”(多为鸡蛋、面条、芙蓉糕,上覆柏枝天竺叶,意为天长地久代代高,甜甜蜜蜜年年发)或红纸包。一般情况下,到了正月十八日,一家人请过祖宗后,撤去供品灯笼,请下祖容,就宣告春节基本结束了。在春节过完前的一个高潮,就是元宵节了。
(作者系原绩溪县*协文史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