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枣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80年代农村赶集,这些食物让人记忆犹新,
TUhjnbcbe - 2023/6/7 20:41:00

赶集,一种民间风俗,有的地方把集叫“场”或“圩”,所以赶集也叫“赶场”、“赶圩”。在很多小城镇,赶集对人们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这说的是对现在的人。在以前,赶集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活动形式,对于很多做买卖的人来说,这是绝佳的赚钱机会。

在我老家这边,早些年是五天一集,逢一逢六。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成了三天一集,逢三、六、九,也就是一月9天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以前赶集对家里的大人来说,大都是去购买生活用品,也有很多打扮时尚的年轻男女,他们在家人的带领下来到集上相亲,很多好的姻缘就是在集上开始的。而对孩子来说,赶集就是一场饕餮盛宴,各种好吃的、好玩的看的眼睛发直。

牛杂肉

记得爸爸第一次带我去赶集,差点还把我弄丢了。当时爸爸碰到了熟人,两人一直在说话。正好旁边有一个卖牛杂肉的,我就凑到了跟前去看,因为个子太小,我爸找了好一会才找见。二话没说就在我屁股上打了两下,不过最后买了牛杂肉给我吃。那味道真的太香了,至今我还能记得。以前的人都很实在,肉就是肉,而现在肉真不一定是肉。

油糕

对我来说,油糕是以前赶集吃过最多的吃食,它也是集上卖的最多的油炸食品,而且价格也很便宜1毛钱一个。油糕是我们陕西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油炸食品,特别是在华阴一带最盛行。记得以前过节,无论是端午、中秋、还是忙后(收完麦子后,陕西这边叫“忙天”),去人家走亲戚都要带上十几个大油糕。直到现在,这种习俗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

甑糕

甑糕在陕西,人们习惯称为jīnggāo,这是一种关中地区特有的小吃。主要是用糯米、红枣制作而成,现在也有将红枣换成蜜枣的。我就喜欢蜜枣甑糕,相对来说风味能更好一些。

大多数甑糕是上图这种一大锅的,还有就是下图这种用刀切着卖的,后者比前者吃起来硬一些,而且是凉的,锅里的这种则非常热乎。可以理解成一个是冬天吃的,一个是夏天吃的。以前在集上甑糕很受欢迎,现在也一样,特别是在冬天,来上一份热气腾腾的蜜枣甑糕,不但软糯香甜,还会浑身生暖!

现磨调料

以前集上卖现磨调料的人,大多都是用人工碾子现碾现卖,那时的辣椒面和调料面可能没有现在的精细,但起码不会掺假。回头看看现在的辣椒面,有的颜色简直红的可怕。

各种副食

副食是很多孩子和老人的最爱,桃酥、水晶饼、大饼干、芝麻糖都很受欢迎。以前副食的种类很少,但吃起来味道很正。不像现在,样子各种各样,颜色也是奇奇怪怪,吃着要么很甜,要么就是满满的添加剂味道。遇到良心不好的商家,谁知道都是怎样生产的。

时光变迁,岁月流逝。现在的集早已没了以前的热闹景象,到处都是超市和便利店,加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买东西也都做到了足不出户。

赶集不仅只有商品交易的意义,它更是平淡生活的一种表现,是很多人无法忘记的童年记忆。

本文由约翰饭特稀编辑/原创,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80年代农村赶集,这些食物让人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