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陕西,首先我们就会想到那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说起这片*土地上的特色美食,三天三夜也不能停歇。
可说到陕西特有的地方甜品,你吃过几种?
一、甑糕
甑糕,顾名思义,用甑做出来的糕。
据传,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时期时代有陶甑,商周时代发展为青铜铸成,铁器产生后,又出现了铁甑,如今也有用白铁叶子焊成的。不过陶甑称出来的蒸糕质量最好。
甑糕从蒸制器具到食材都严选同一色系,以确保赏心悦目。
要想做成品相极佳,味道不俗的甑糕只需四步,你可别小瞧这四步,它可关乎甑糕的千古名声。
1.泡米:将糯米在清水中充分浸泡,米心泡开后淘洗数遍,去浮沫,沥干水分。
2.装甑:传统上使用无锡糯米,大枣以灵宝毛头枣为最佳,遵循先枣后米的原则。先铺枣子、葡萄干,后米,一层铺一层,共铺七层(三层米四层枣),最后一层必以红枣(或蜜枣)、葡萄干收顶。铺好盖上湿布和锅盖。
3.火功:将甑放在大口锅上,锅中添水,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大火蒸两小时,后改用慢火焖蒸五六小时。
4.加水:一是给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是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美味的生成全在时间,想吃到香甜可口的甑糕也得耐得住寂寞哦。
据说有个作家,早上七点跑步,八点去甑糕摊吃三碗,返回家中关门写作至下午四点,数年一贯,写书十年,体壮发黑,眼不近视。
难怪《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吴莹,也对甑糕欲罢不能。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香甜软糯的甑糕入口,唇齿留香,回味绵长,好吃到世界都美好起来了!
二、柿子糊塌
柿子糊塌的原料正是被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带火的——火晶柿子。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火晶柿子,十分闻名,大小如橘,十月成熟。红如火,亮如晶,皮薄似纸,指甲轻触即有汁液溢出。肉质细密,无硬核。
这种柿子关中地区随处可见,成熟季节如火云朵朵,但以临潼最多,味道也最佳。
人爱吃,鸟也爱吃。当地人收获柿子,也只取树腰以下部分,顶上的就给鸟儿吃。
汁水丰沛,甜到心里,吃上就根本停不下来。但因为季节有限,携带不便,于是,柿子糊塌应运而生。
将软柿去皮去蒂,放入面盆搅成糊状,加入面粉、白糖拌匀做成面糊。用铁片做手提,外凹中凸边高两公分。
手铲将面糊摊入手提,一起入油锅,炸。
面糊五成熟,脱手提漂浮,翻过,炸;如此数次两面火色均匀就可以享用啦!
里面的馅儿也是多种多样,有红糖枣泥,芝麻伍仁和加有*桂玫瑰青丝的什锦……
买来拿到手中的那一刻却不知从何下口,颜色金*的糊塌也太惹人怜爱了叭!新出锅一定要吹吹,否则半囫囵下肚,会烫到哦。
柿子糊塌,当属临潼最为正宗,油锅前常围满人,看着锅中翻滚跳跃的糊塌,口水直口。
三、泡油糕
糕面隆起,泡泡蓬松,形状玲珑剔透,犹如巧制凌花,其味芬芳,入口即化,由此得名。
说起泡油糕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安史之乱”时一位擅制此糕的御厨流落至今西安以北的三原县。为了谋生便做起泡油糕的生意,成为世代相传的美食。清朝年间,一些掌握泡油糕技术的三原县人到西安制售为生,使其传入西安,由此闻名遐迩。
清水一斤六两,熟猪油五两,上等面二斤,水沸加猪油搅匀呈乳状,倒入面粉小火拌成熟面团。
加入凉开水反复揉搓成软面团。
包入由白砂糖、*桂酱,核桃仁,熟面粉制成的馅。
下锅炸至,糕面出现薄如蝉翼、白如霜雪的一层泡,浮起即可。
吃泡油糕,千万不可性急。郭德纲在相声《我这一辈子》里提到过,“吃糖饼烫后脑勺”。
吃泡油糕也有这种风险哦,咬一口便着急咽下,易烫前心;糖馅溢出,顺肘而下,千万别舔,否则手中油糕的糖馅再次流出,可不就烫了后脑勺。
以上就是分享给大家的陕西特色甜品啦~你还吃过哪里的特色甜品?欢迎在评论里留言互动哦~
带你觅食,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