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在清水河之十五水磨米窝窝 [复制链接]

1#

作者

木子姐姐

在过去的年月,清水河的农村人家几乎每家每户窑洞的土炕上都有一个比脸盆稍大一点的小石磨,有的人家聘女儿时会陪嫁这样的小磨。人们叫这样的磨为“水磨”。过去没有电的日子里,水磨是农家磨豆腐、磨各种面粉的必备工具。

水磨米窝窝是清水河一道别具特色的食品。将小米淘洗好,依家庭成员喜好的口味再拌上少量糜米、砬好并用温水粉好的豌豆*,有的人家也加一些蒸熟的莜麦,这几种杂粮拌匀后,在小石磨上开始磨,磨得时候要一边磨一边加水,磨成稠糊状。磨好后放在大铁锅里慢火俟一晚上,“俟”的作用就是在适当温度下把小米面里的碳水化合物转换成糖分,蒸窝窝的时候不用加糖,吃起来口感也是甜的。“俟”可是个技术活儿,火候要拿捏好,一般一锅磨好的米面糊有三成熟了即可。过去有卖木俟子的,作用就是把木俟子垫在锅底,这样面和铁锅底不接触,一来不会糊,二来也不生铁锈,蒸出来的米窝窝色泽浅*,不会发黑。凌晨的时候,面就俟好了,然后都舀出来,拌匀了,稍微凉一下,加小麦面肥头(也叫酵子)和均匀了,再放在大瓷盆里发酵。

在窑洞温暖的土炕上,满满一大盆面再扣个盆子,然后再盖了旧棉衣保温,一天时间就发酵好了。第二天早上,兑好碱面就开始蒸了。蒸米窝窝都要包本地产的豇豆和大红豆做成的馅。在等待米窝窝发酵的时候,就开始做豆馅了。以前人们做豆馅比较简单,把豇豆和大红豆加了碱面焖熟捣成泥放点红糖就行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农村购物也特别方便,做豆馅往往还要加了苹果丝、红枣、蜜枣、玫瑰等。做窝窝一般是用一个小碗当模子,先把米面糊舀一点、中间放豆馅,然后再把米面糊放满,快速扣在笼里,这样一个一个拓出来,蒸熟的窝窝大小形状完全一致。

每到腊月农闲的时候,清水河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蒸米窝窝,不仅是为了储存正月的食品,也是多年传承下来的准备年货的仪式感。由于土窑洞的保暖性能,冬天只烧了大炕取暖,屋里是不另外生火炉子的。所以,到蒸窝窝那天,家里蒸气缭绕,进门都看不见人的面目,开门或关门的那一瞬间,木头窗户也会跟着震动,糊窗子的麻纸被蒸气打湿后也会跟着动。所以说,蒸窝窝跟压粉条和做豆腐、蒸馍馍、烧猪肉类似,也是腊月备办年货重要的一个程序,当农家这一系列的吃喝准备好以后,也到了腊月的二十六、七了,这时才开始粉刷窑洞、糊窗子,心灵手巧的农家媳妇们剪了大红的窗花贴上,过年的准备工作就做好了。蒸好的米窝窝都会放在凉房的大瓮里冷冻了保存,够一个正月里吃,等吃的时候,提前拿回来,不用上笼热,只等硬邦邦的窝窝完全解冻以后,每一个孔里都充满了水,甜盈盈、水灵灵,自是别有一番风味。我最喜欢吃的就是正月即将结束天气转暖后大瓮底部的最后几个窝窝,吸收了其他窝窝解冻后的水分,吃起来水又多又甜。随着米面加工机械化的发展,手工水磨也逐渐退出了人们生活的舞台,不过,还是有很多人家把水磨米窝窝的传统手艺坚持传承了下来。如今的米窝窝,不仅是农家的重要吃食,也是清水河饭店的一道经典的甜点,可以当凉菜,也可以当主食。近几年,街上蒸米窝窝的小店也多,一年四季,不管什么时候想吃,都可以出去买几个。到了冬天,清水河米窝窝卖的更火,经常会有外地那些吃货们要求发货,有直接走快递的,也有周边城镇打电话客车捎货的。熬一碗小米粥,来一个米窝窝,再加一小碟本地人每天必备的烂腌菜,这就是最顺口的晚餐了。

(本文部分图片由内蒙古摄影家协会贺广生老师提供。)

本期编辑:木子姐姐

本期审核:王成海

木子姐姐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吃在清水河(之十四)手工石磨豆腐

吃在清水河之(之十三)一泓圣泉酝佳酿

吃在清水河(之十二)传统手工米醋——那滴记忆深处的酸香

吃在清水河(之十一)海红果——隆冬的那一抹霞

吃在清水河(之十)古法压榨胡麻油——点缀了一日三餐,香醇了平凡岁月

吃在清水河(之九)大锅浓情杀猪菜

作者简介:木子姐姐,实名李洁,企业工程师。清水河县作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外表朴素、灵*有趣的中国内蒙古大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喜欢文字、喜欢收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