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扬名立万万万没想到真相需要想象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由韩寒监制,刘循子墨执导,陈思编剧的《扬名立万》是一部披着“万万没想到”喜剧外衣的N次反转“剧本杀”悬疑片,可谓是喜剧笑点与紧张悬念并存。重要的是,该片带来的开放式想象空间很值得让人深究。

关于剧情,不作过多赘述,今天就聊聊《扬名立万》“剧本杀”中所有人身份角色的暗喻以及它们的延伸想象空间。

电影一开始就交代了故事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左右的民国时期上海,也就是年至年之间。这个时期的上海,各种军阀、财阀、国外势力等势力关系错综复杂,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陈明昊饰演的陆子野是一名准备跑路的落魄上海大亨,或说是名垂死挣扎的投资人,也是他召集大家企图拍摄一部由真实凶杀案改编的电影。

尹正饰演的李家辉是一名前新闻记者,因自己揭露报道的军政部弊案被迫离开新闻行业,随后迫于生计成为影视编剧。

杨皓宇饰演的关静年是一名20年前大红大紫且嚣张至极的默片男演员,剧中“20年前我能打死你”的这句台词可见一斑。

邓家佳饰演的苏梦蝶是一名经历过数次感情、婚姻,远渡香港的过气女演员。

喻恩泰饰演的郑千里是一名擅长拍摄“郑氏爱情动作片”的高票房烂片导演。

柯达饰演的陈小达是一名好莱坞武术替身,自称演的被打角色都是日本人。

秦霄贤饰演的海兆丰也叫大海,是一名号称“上海枪神”却是枪都握不稳的文职警察。

张本煜饰演的齐乐山是被陆子野通过关系从监狱捞出来现身说法的“三公案”凶手,李家辉刺探出有当过兵的过往。

邓恩熙饰演的夜莺是“三公案”的“死者”,也是齐乐山想保护的小女孩,据齐乐山透露小女孩是牺牲战友的女儿。

在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民国时期,拍一部以“真实凶杀案件”为原型叫好又叫座的有声电影作品,是身为投资商的陆子野把几位“业内精英”聚集在“凶杀案发地”的说辞,明眼人一瞧,编剧、导演、演员等都有了,具备了一部电影开拍的基本因素,但实际不然,这里缺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身份。(“三公案”的现实原型可能参考了上海市杨浦区许昌路号创富大厦小红楼真实案件,有兴趣自行搜索)

按照这个阵容配置,剧中的所有人都很容易对号入座,知道自己在这部电影里面的角色身份是什么——李家辉知道自己是编剧,苏梦蝶肯定自己是女主角,邓千里必定是执导,陈小达以为自己是有露脸镜头的武术替身或武术指导,剩下一个关静年觉得自己应该就是男主角无疑。

关静年是20年前红极一时的默片演员,随着影视技术发展与普及,影视作品从“无声世界”走进“有声世界”,老关的一口蹩脚发音让他从银幕年代的神坛狠狠坠落,且无法翻身。想要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作品,以关静年这一口蹩脚发音,必定是不符合陆子野叫好又叫座的要求,因此,关静年只能是路人男配或是反派。

作为一个“有眼光有胆识拼死一搏”的投资人,在组建剧本头脑风暴团队时候,会忘记请一位有相对应资格的男主角演员到场吗?当然不排除请不到合适的人选,但这种几率对于“能捞出死刑犯”的陆子野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这里就不展开说,评论区可以一起聊聊。

缺少男主角人选,很显然这不是陆子野的疏忽或者能力不够,很大可能是故意为之——因为这天晚上的“剧本杀”游戏,在场的所有人均与“三公案”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

关静年身为“无声银幕年代”的当红佼佼者,对于社会名流上层圈子应该是十分熟悉,剧中对八处的黑衣人说的认识淞沪警备总司令并不是空穴来风,那么这样的巨星会不会也曾经参与过“三公案”中的“残忍游戏”呢?不得而知,但身居此位高处不胜寒的关静年最起码对类似事情是知晓的。

李家辉是报道军政部弊案才被迫离开新闻行业,试问一句,如果李家辉一直是深挖报道社会各界惊天丑闻的记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能活着蹦跶才有鬼,“三公”势力必定下黑手。又如果这是李家辉第一次的良心报道,那么这个新闻是在哪个势力的授权下印刷发布的?李家辉很大可能只不过是明面上被推出去的棋子而已。

郑千里作为票房保证的名导,换句话说,可能是某些势力的聚宝盆摇钱树。因此他能接触“三公”这样的人物高层很正常,知情“三公游戏”更加正常。

苏梦蝶说过只想好好唱歌而已,虽然现在是过气演员,但红极一时的时候,是否也进入过“三公”的房间,不得而知。但最起码类似事情,或许从她的台词“一个小姑娘,想要站在舞台上,那得受多少委屈多少风险,你们看不到也不理解,就只能看到她漂亮”中也能揣测一二。

陈小达本是好莱坞武打替身演员,似乎“三公案”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但剧中陈小达说他扮演被打的角色都是日本人,在民国背景下,军阀等势力与国外势力有勾结是常态,陈小达可能只是一个被看不顺眼的牺牲品。当然个人更加偏向于柯达就是《扬名立万》的编剧纯粹用来制造笑点和带节奏的,这很符合柯达一贯的风格。

为什么文职的大海当时会提枪来到案发现场,剧中并没有过多解释,从剧中来看大海虽然有点傻乎乎,但本心不坏应该算是一个有正义感与责任心的警察。很有可能大海发现某些有关“三公”官商勾结的内幕证据,又比如说李家辉报道的军政部弊案,但大海自己傻傻不以为然当成普通情况上报,被误以为大海是知情者,于是也顺便做一波处理。

结合真实历史背景资料,能够合理推敲出在场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与“三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剧中陆子野曾说过“最好不要和政治军事有关”,那么身为投资人的陆子野很大概率只是某个势力的掮客,单纯混口饭吃而已。这么看来陆子野本意应该不是想赶尽杀绝保守秘密,而是想通过利用“三公案”制造社会舆论,给某些势力施压,让其势力趁机取而代之。

当然以上只是结合一些历史背景做出的一些合理猜测推导,但肯定我以上猜测想法的是电影最后疑似夜莺角色出现在“三公案”电影现场的时候。

从夜莺登场的短短几分钟,就可以看出夜莺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状态都十分康健,完全不像是经历过某些惨无人道过往的小女孩。

夜莺身体上的创伤可以治愈,但这件“超出一般常人经验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创伤该如何是好?就连现在的医疗技术,都无法快速有效治疗心理创伤这种精神疾病,更别说医疗技术不发达的民国时期了,就算当时有积极治疗的手段,而治疗费用、治疗环境等等等呢?

先不说夜莺是否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一般情况下,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常伴有抑郁症状,但剧中的夜莺从始至终都像个正常人一样,丝毫没有“超出一般常人经验事件”的模样。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医学奇迹网红某慧君,抑郁症说好就好说没就没。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常见心情低落和情绪长时间地低落消沉。一开始闷闷不乐到最后的悲痛欲绝,自卑、痛苦,悲观、厌世,甚至消极,逃避,最后甚至更有自杀企图和行为。更严重者会出现幻听、被害妄想症、多重人格等精神分裂症状。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是非常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

如果夜莺仅仅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经历过惨无人道的“捆绑事件”后,正常反应最起码是想要掩盖暴露在别人视线下的肢体,因为这些肢体曾经遭受让自己难以释怀的伤害。身穿长袖长裤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才是符合常理,而她不然。

很多时候,抑郁症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名词而已,它,真的离我们很近。

图源:抑郁研究所图源:抑郁研究所

25岁的鹿道森,于年11月28日,在微博皮皮时光机留下一封定时遗书,“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盛放”……

希望家长们可以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关心孩子的成长轨迹,很多时候一味物质上的大量给予补偿,反而是抑郁症爆发的推力。蹲下来、少骂人、多倾听,可能对预防抑郁症有些许帮助。

图源:抑郁研究所图源:抑郁研究所

根据夜莺不符合常理的状态,逆向梳理推导,可推导猜出夜莺与齐乐山唯一目的就是处理掉“三公”,而“三公”只有在密室里面,才是守备最薄弱且能够一锅炖的唯一下手时刻。

两人刺杀目的可能与李家辉报道的军政部弊案有关,于情于理的推导是“三公”伸手到军政部某些物资补给上,导致前线补给不上导致战事失利,夜莺父亲齐乐山战友因此送命,故两人在其余势力协助下进行等价复仇。

当然,说是复仇,但实际上没人说得清这里错综复杂的势力关系。

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能够在父亲去世后,就能在短时间内接受第三方的复仇计划且进行了军事特训,这心理承受能力与学习能力得多异于常人才能做到。很大程度上,个人偏向于夜莺从小已经接受了一定的军事训练,歌唱也许是日后为了接触刺杀目标的技能学习而已。

齐乐山夜莺不一定是正义的,但“三公”必定是该死的。也许所谓的“真相”,编剧早早通过李家辉告诉了我们——“我们这个案件里面,是没有女性的,女主角突然就成了凶手,动机是什么啊?”

你的所知所感所见所闻,都是万万没想到的“真相”。

在影院正式版的《扬名立万》中,李家辉是因为军政部弊案才丢了记者的饭碗,还能活蹦乱跳改行当了编剧,这点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实际上在删减版中,李家辉报道的军政部弊案是军政部克扣抚恤金,并非网传的贪污案。删减片段中,李家辉曾言有人对他放过黑枪,也有人硬塞过金条给他,棍棒蜜枣齐上阵,但李家辉一身正气无所畏惧并没有妥协。这点就辅证了我之前的推断,李家辉的确是第三方势力想要保住的一个棋子。

00:17

在影片结尾阶段,出现了一个大意还原“三公案”的默片小剧场:杀害“三公”的凶手变成了拯救女主角的男主角,至此被警察定义的“三公案”故事全变了样,不再是凶手为财害命,“三公”从受害者身份变成了施害者身份,“三公”与“凶手”两者立场完全对调过来了。

自始至终陆子野就没打算邀请资历符合的男主角参演,是因为他背后的势力想让“男主角”是“正义的复仇”,陈小达的蠢萌会让吃瓜观众更加信服陆子野引导编出来的故事。

就像八处的黑衣人说的那样,不过又是编一个新的故事而已。

世间,没有绝对的“真相”。

“真相”,只是你的所知所感所见所闻。

两个题外话。

第一,父皇张本煜越来越值得期待了。

第二,这部电影沿着捆绑痕迹分尸这一桥段很是熟悉,是柯南的名场面还是金田一抑或是其他,有人可以告诉我吗?

-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